原标题: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宁夏发展,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自治区党委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中之重来抓,这方面有什么考虑和成效?
石泰峰: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最大的理论创新、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政治建设和思想教育,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从领导干部、基层党员、广大群众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抓好集中学习、宣传宣讲和贯彻落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用党的创新理论凝神聚气。我们在与基层党员干部、农民工人、青年学生交流中,深切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拥护爱戴习近平总书记,对总书记的核心地位高度认同,对我们党、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这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成果的生动体现,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
记者: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宁夏作为欠发达省区,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石泰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宁夏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发展不足依然是最大的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面临着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重视高质量发展,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既重视量的发展,更注重质的提升,加快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就宁夏目前发展现状看,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发展动力和生态环保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宁夏的发展不足深层次原因是创新不足,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大育才引才用才力度,走特色创新、开放创新之路,以科技创新带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经营模式各方面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去年我们举办了“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推进会,启动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这几年宁夏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加快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去年我们下大决心抓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整治了一批环境破坏突出问题,一些地方生态恶化的不利局面得到扭转。
记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宁夏正在实施脱贫富民战略,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石泰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宁夏的民生水平总体不高,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群众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称。因此,我们提出实施脱贫富民战略,既要解决23.9万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也要让其他600多万群众富裕起来。一方面举全区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去年我们针对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盲目乐观、急于求成的倾向,及时调整脱贫目标和任务,在精准、稳定、可持续上下功夫,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问题,确保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另一方面动员各方力量实施富民工程。我们坚持就业促增收、创业促富民,广泛开展“双创”行动,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努力让一切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创业就业者有舞台、有机会,统筹抓好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石泰峰: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得最有力度、最得民心的一件事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和责任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打好一仗就停止不前,决不能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必须抓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关键,层层压实主体责任,重整行装再出发,一以贯之抓落实。特别是去年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用力深化党的建设,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15个党委、纪委进行问责,保持了平均1个月查处1名区管干部的高压态势。最近,对各地各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了全面检查,听取了5个地级市党委和各行业系统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现场述职并进行评议考核,有效传导了压力。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不松劲、不停步,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努力夺取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本报记者 李增辉 朱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