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书记校长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为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中国传媒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把握党对传媒与文化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坚持“立德树人”与“传媒特色”同频
中国传媒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和传媒人才的摇篮”,六十余载,筚路蓝缕、接续奋斗,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传媒与文化人才,他们大多活跃在传媒一线,有的还是中央级媒体的管理者,肩负着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责任。
传媒与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把握正确方向,这就要求传媒人牢记使命、成风化人、引领导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校党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统揽全局、聚力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强基固本、追求卓越,培养传媒与文化领域的领袖和精英人才。
把国情融入实践,把新闻写在大地。结合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三项学习教育”等活动,新闻传播学部在校友白岩松的倡议和支持下,面向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学生,开展“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引导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深入基层、扎根人民,触摸社会脉动、了解民生实际,以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成为优秀传媒人才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振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按照教育部思政课建设标准,学校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平台支撑作用,将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构建规范高效的教学运行机制。
中国传媒大学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在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之间找到契合点,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让每门课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的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形成同频共振效应。
通过“辩与论”,深化“知与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从2015年开始,以“辩与论公开课”的形式,将国家的大政方针融入专业教学中,先后围绕“农村土地确权”“精准扶贫”等中央高度重视、百姓普遍关心的话题,组织学生实地调研、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产生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坚持“实践育人”与“第二课堂”同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传媒大学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拓展了学校实践育人的深度和广度。
坚持“教育引领”与“制度保障”同行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党委推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结合核心价值观内容,每年选定一个主题。今年的“诚信教育”活动,依托专业特色,创新活动载体,把诚信教育融入到了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
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行校领导、中层干部担任育人导师,增强领导干部全员育人意识。进一步夯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挥校园媒体联盟作用,构建“大思政”格局,协同推进育人模式优化升级、确保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传媒大学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在伟大新时代勇立潮头、勇担使命,培养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的优秀传媒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作者:陈文申,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