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清华大学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用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育德树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
最近的清华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各种活动正在开展。在校园网络平台,“清华时事大讲堂”“清华思客”等思想理论平台也成为师生的学习阵地。学校的院士、专家在一年内写了200多篇理论文章,总阅读量超过50万。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邓卫:新的技术手段,像雨课堂、像慕课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这种办法,使得学生能够在这种受教育的过程中他是春风化雨式的,润物无声的。
让学生充满思想的力量,教师就是“引路人”。清华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等环节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一大批优秀教师活跃在教书育人的一线。每年,全校学生投票选出“我最喜爱的教师”“良师益友”两个奖项,虽然没有奖金、奖状,但却是老师心里最高的荣誉。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获奖教师 李俊峰:校园里边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这种作风,心里想着怎么帮助学生能够很好地成长,成为将来出去之后对国家、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都有贡献的人。
学风浓厚的清华园,年轻的博士生团队接连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一大批毕业生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五年来,超过万人到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其中1855人到西部地区工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 蔡丹阳:把我们个人发展和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前进的脚步联系在一起,只要做了这样的选择,我觉得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