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本报记者 操秀英 刘 垠
一篇“让沙漠变良田”的文章近日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并引起热议。文中介绍了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团队的一项成果。报道称,他们经过7年反复试验,研发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点沙成土,并将这一发现运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中,取得成功。该成果已在中国科学院刊物《中国科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上发表。
然而,这一成果自发布之日起就伴随争议。有人认为该技术“让沙漠变绿洲,让绿洲变良田”,也有人说“这个所谓的发明不可信,是伪科学”,这项能“点沙成土”的技术到底是什么?能否成为挽救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手段?
最关键的是黏合剂还是水?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9年开始,易志坚团队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纤维黏合剂,只要把这种黏合剂放到沙里,再添加适量的水,沙子就可以变成拥有生态力学属性、具有“万向结合约束”的土壤。而约束属性和孔隙结构,则保证了“沙变土”具有存储水分、养分和空气的功能,同时能滋生微生物。
据报道,2016年,易志坚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租下了25亩沙漠进行小试,成功地将试验地变成了绿洲。今年,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出让给易志坚团队14000亩沙漠进行试验,现在他们已经让4000亩沙漠变成了绿洲。
“沙漠不是缺土壤,是缺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月球与行星地质研究专家郑永春在朋友圈转发相关报道并评论道。他认为,沙漠治理最关键的因素是水,在沙子里加入水,其他什么都不用加就一定会长出作物,因此,研发者在沙子中加入纤维、有机质、水,是一定能够长出东西的,这并不稀奇。正因为有水在其中,才能长出作物,并不是因为其它物质,如果没有水,就算沙子变成土壤也没有用。
一位从事沙漠治理工作20多年的专家也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这件事情在网上炒得很多了,是概念偷换,“把沙子变成土就能治理沙漠?事实上,沙漠中最缺的是水,把沙变成土并没解决实质性问题”。
“沙漠也是一种土壤,沙漠缺的是水,而不是土。有水就有绿洲,无水就是沙漠。只要有水,以现代微灌(滴灌、微喷灌、涌泉灌)技术为核心的沙漠农业技术,可以使沙漠马上就成为优质高产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风沙灾害防治研究工程中心主任屈建军说。
中科院一位从事荒漠化防治、不愿具名的专家说,从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将这种纤维黏合剂加到沙物质中并加水搅拌,改变了沙物质的力学特征,使沙物质具有固体性和流变性。据此推断,该研究在沙漠保水防渗和抗风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沙漠‘土壤化’被媒体炒作为将沙漠变良田。”这位专家说,沙漠是干旱多风气候的产物。土壤沙化就是在干旱缺水条件下,经过风力侵蚀作用的土壤退化过程。由此可见,水是沙漠形成及土壤沙化的最为关键因子,同时也是沙漠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该专家直言,对沙漠来说,有了水就可以种植植物,即使没有该研究的黏合剂。“另外,沙漠‘土壤化’中的土壤性质是什么样,其抗风蚀的能力和保水防渗的效率怎样,目前尚需要实验、试验证明。”
不是“伪科学” 也非“重大突破”
屈建军给科技日报记者发来一份“力学治沙专家座谈会专家意见”。今年1月召开座谈会上,他是专家组组长。这份材料写道“专家对该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质疑和讨论”,认为“该研究是治沙领域的有益探索,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十几名专家。”屈建军说,“大家质疑的焦点也就是意见书上提出建议的那几点。”具体包括对万向力与土壤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系统的更深入的研究;该材料对土壤的影响;在田间试验中对耗水量和水质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在不同气候带和不同沙漠化类型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等。
“比如,什么是万向力,大家觉得他没有解释清楚,水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他也没有介绍。”屈建军说,这份意见书是在易志坚离场后出具的,因而他并未有所回应,“他在会上介绍的就是目前媒体上可以看到的那些内容”。
“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屈建军说,专家组最后的结论也是他的观点。
“这个技术肯定不是‘水变油’,也不是‘伪科学’,但也不会像媒体报道的那样让沙漠变绿洲,所谓‘重大突破’之类就有点夸大其词了。而且,我们要做的是治理沙漠化土地,并不是要将原生态沙漠变成绿洲。”他强调。
“我认为如果利用该技术大面积改造沙漠,难度很大。沙漠治理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体系,任何单一措施都很难奏效。”屈建军表示。
对于不同声音,易志坚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不想再解释。“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有些夸大,我们现在也不想回应什么,明年我们的试验会继续,还是让科学事实和原理来说话吧。”(科技日报北京1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