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塞罕坝 地球上一抹夺目的“中国绿”

中国新闻来源:长城新媒体 2017年12月06日 11:0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塞罕坝的莽莽林海。记者 赵晓慧 摄

三位塞罕坝代表领取2017年地球卫士奖。记者 商棠摄

  长城新媒体12月5日讯(记者 商棠)12月5日,肯尼亚,内罗毕。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如期召开,在众多与会嘉宾中,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代表陈彦娴、刘海莹、于士涛颇受追捧——以三人为代表的三代塞罕坝人55年创造的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世界惊叹,塞罕坝那一抹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绿”也惊艳了世界。

  塞罕坝,为世界环境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展示了中国精神、提供了中国样本;塞罕坝在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55年,塞罕坝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55年,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55年,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塞罕坝人用信念和意志,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人类与自然发展的历史,二者从来都是唇齿相依,共损共荣。塞罕坝林场55年的发展历程,不仅还上了前人“破坏”所欠下的生态旧账,为后人留下了百万亩绿荫,还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英雄尚海林,理想高于天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下属的千层板林场马蹄坑营林区,有一片松林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这里长眠着一位老人,他就是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长眠于此的他如一颗深埋的种子,让塞罕坝精神有了“根”。

  塞罕坝在历史上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围放垦,再加上日寇掠夺、山火不断,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变成了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然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1962年,40岁的王尚海是承德专署农业局长。组织决定派他担任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二话没说,举家上坝。”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党委书记刘海莹深情回忆道:“建场头两年,由于造林成活率低,加上生活艰苦,人们情绪一度很低落。王尚海穿上老皮袄,骑上黑鬃马,带着技术人员跑遍了塞罕坝的山山岭岭。1964年春季,王尚海和技术人员选定了离总场只有5公里多的马蹄坑进行‘大会战’。‘大会战’所植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6%以上!这是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笼罩在塞罕坝上的愁云被驱散了。”

  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1989年,68岁的王尚海病逝。遵从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如今称做“王尚海纪念林”。

  今年74岁的陈彦娴是第一代塞罕坝林场务林人,她是“六女上坝”的发起者,更是塞罕坝由荒漠变林海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塞罕坝林场获得地球卫士奖,74岁的陈彦娴老人感到格外高兴和激动:“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当年造林时热火朝天的景象,我感到无比光荣与骄傲。”

  1964年,19岁的陈彦娴在承德二中上高三。快要毕业的时候,她们宿舍的六个好姐妹在一起谈理想,商量着如何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她们听说塞罕坝正在开展大规模机械化造林,陈彦娴就鼓起勇气给塞罕坝刘文仕场长写了一封信。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林场的回信,说欢迎她们去工作。就这样,她们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塞罕坝。1964年8月23日,她们向着塞罕坝出发了,从此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在塞罕坝,她们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住的是仓库、马棚、窝棚、泥草房。一到冬天,嗷嗷叫的白毛风,吹到人身上刺骨地疼,最冷的时候零下40多度,人们的脸上、鼻子、耳朵、手和脚上都长了冻疮。

  “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陈彦娴对记者说,“现在塞罕坝长了那么大一片林子,又获得联合国大奖。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王尚海、陈彦娴是第一代塞罕坝务林人的代表。1962年9月开进坝上的369名创业者,平均年龄不到24岁。

  “六女上坝,留下传奇故事。夫妻护林,舍子女抚养。场长冻伤双足,书记魂归坝乡……苍天应有泪,英雄自无悔。万难不屈服,百折不彷徨。韶华凝热血,信念铸诗行。”这是当年第一代塞罕坝务林人的真实工作生活写照。扎根大山中,理想高于天。忠于使命,勇于担当的创业者们,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写下了这百万亩绿色诗篇。

  风雪望海楼,信念筑奇迹

  塞罕坝林场最高的地方,叫大光顶子山,山上有一座叫望海楼的瞭望哨。望海楼是一个四层L型建筑,四层上面是瞭望台。楼体上竖着有三个大字“望海楼”,横着还有两行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望海楼上住着一对夫妇,他们是刘军和齐淑艳。望海楼是守护森林的“眼睛”,是百万亩林海的精神地标,是忠诚、责任和坚守的代名词,是塞罕坝人的骄傲。刘军、齐淑艳夫妇守望望海楼已经11个年头了,他们11年如一日,瞭望、报告,瞭望、报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已经是第四代望海楼了。刘军的父亲叫刘海云,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瞭望员,当时他们住的是马架子,木杆拍上土,草苫子盖在上面,再用铁丝固定好,就成了瞭望房舍,那是第一代望海楼。后来,第二代望海楼垒成了砖房。2006年刘军上来做瞭望员时,住的已经是第三代望海楼了,三层小楼房,条件还是很艰苦。

刘军讲述往事。记者 任光阳 摄

  冬天大雪封山,望海楼与世隔绝,有时几个月见不到一个人,寂寞难耐时,刘军和妻子就对着林子喊几声;没有水吃了,就化些冰雪;想儿子了,就去林子里看看那些树……

  望海楼,塞罕坝的精神地标,她见证的不仅是三代务林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还见证了一次次灾难后三代务林人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

  恶劣的生存环境,是创业者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度,加上偏远闭塞、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8%。超出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一度冷冻了人们的笑声和激情。

  党交给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坚决不能退缩和放弃!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等首任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把家从承德、北京等城市搬到了塞罕坝。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场技术攻关组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让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1964年4月的马蹄坑大会战,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6.6%。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许多人禁不住泪如雨下,放声大哭。此后,塞罕坝机械造林全面提速,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成活率、保存率都创下了全国同类地区最高。

  但是,塞罕坝人要经受的考验并没有结束。

  1977年10月28日,塞罕坝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57万亩树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全部被毁,树枝的断裂声撕心裂肺,十几年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损失惨重。

  1980年夏天,塞罕坝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使命在肩,百折不挠!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有灰心,他们含着眼泪清理了死树枯枝,栽上新的树苗,从头再来!就这样,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接续奋斗55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塞罕坝生态,重现盎然生机。如今,林场造林面积达到了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植绿青石板,今朝更好看

  在石质荒山上种树,被塞罕坝人称之为攻坚造林,在这些地方种树就好比是在青石板上种树,成本很高,每棵树成本在1200元左右,而国家补贴只有500元,看上去完全是“赔本”的买卖。

  但塞罕坝人算的不是经济账,他们算的是生态账。“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哪能只想着眼前的值不值呢。石质荒山造林完成后,塞罕坝将实现森林覆盖率86%的饱和值,绿色将遍布塞罕坝的每一个角落。”刘海莹说。

  “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把近9万亩石质荒山全部绿化。”刘海莹说,“目前已经完成7.5万亩,剩下的1.4万亩,要在2018年全部绿化。”

  如今,塞罕坝的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能产生上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以供200万人呼吸一年。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美丽高岭上的这片绿色,正在燕赵大地蔓延开来。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造林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比建国初期增长了10多倍,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已经实现了土地沙化逆转。

  绿色塞罕坝,红色赤子心。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美丽高岭上,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