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了2017年“地球卫士奖”。这一奖项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成就的高度肯定,也鼓励着我们继续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引下,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奋力前行。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的塞罕坝林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的“绿色明珠”,千山一碧、万木吐翠,处处展现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而就在半个世纪以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在党和国家的召唤下,一代又一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片荒原,秉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点一滴地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塞罕坝精神,来自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回顾历史,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迄今仍困扰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今天的塞罕坝,已经成为华北大地上的“金山银山”: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总价值为202亿元,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同时还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4.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更要把“生态”与“生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把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始终,为子孙后代创造美丽中国。
数十年前,第一代塞罕坝人怀着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激动心情来到这片荒漠,喝着雪水、雨水,吃着窝头、咸菜,顶着凛冽的白毛风,睡着秸秆土炕,不惧艰险,攻坚克难,终于铸就了这座不朽的绿色丰碑。今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走弯路,避免空喊口号、浅见短视,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指导方针、制度保障等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大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出了现实规划,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可以想见,塞罕坝不会孤单,绿色明珠将遍布中华大地。
行百里者半九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地球卫士奖”,是殊荣,更是新的起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更多“塞罕坝”,需要更多“塞罕坝人”。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