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十九大代表风采 房瑞标:吕梁乡亲“最亲近的人”

中国新闻来源:新华社 2017年10月14日 10:0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题:“第一书记”房瑞标:吕梁乡亲“最亲近的人”

  新华社记者 胡喆

  “人说山西好风光。”吕梁深处的楼坊坪,景色优美,醋香飘逸。

  党的十九大代表、驻村“第一书记”房瑞标,将科技和互联网引入这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给乡亲的日子带来新的色彩和希望。

  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房瑞标由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派往山西吕梁,担任岚县界河口镇楼坊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驻村,他不辱使命,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被乡亲们当做亲兄弟、贴心人。

  为乡亲建起“聚宝盆”

  让乡亲们尽早脱贫致富,是驻村第一书记的头等大事。

  房瑞标是80后,家在农村,大学学农,有着浓浓的“三农”情结。“毕业以后就没有再搞过和农业相关的工作,一想到能够回归田野,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心里有些小激动。”房瑞标说。

  从北京来到吕梁山区,他很快爱上了这块土地。

  种马铃薯,是楼坊坪乡亲主要经济来源。但怎么种才能够长得更好、收益更高?这困扰楼坊坪村民的难题,让房瑞标苦苦思索。他决定在村里推广新品种。

  种了几十年马铃薯的魏计栓,是村里有名的种马铃薯能手。对房瑞标推广的新品种,他半信半疑,一直不表态。

  房瑞标为了给老魏做工作,多次带着技术人员上门交流,进行现场切磋,从防治虫害到种植流程,从签订合同到收购保障……终于说服老魏改种新品种。

  在“娘家”中国科协的帮助下,通过科协的扶贫项目,房瑞标又为村里争取到了1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不仅成功推广了优质新品种,还帮助村民们建起28座薯窖,年储量达2000吨,真正成为了乡亲们脱贫攻坚路上的“聚宝盆”。

  “科技给了乡亲们信心,也给了我信心。”房瑞标说。

  让山村联通山外

  楼坊坪村位于吕梁山区北部,距县城40多公里,冬天若遇大雪封山,很容易成为“信息孤岛”。

  “现在申请助学金都是在网上申报。过去我们村不通网,填一个表就得跑到40多公里外的县城或者去学校办申请。”村里在卫校读书的年轻人薛云萍说。

  村民张天珍一直想办农家乐、搞旅游,苦于没宽带,“外地游客根本不想来,来了也留不住。”

  房瑞标决心结束楼坊坪村没有宽带的历史。

  由于楼坊坪地处偏远山区,铺设宽带资金投入大、施工难度高,按照统一规划,短期内很难解决宽带进村。

  一直在中国科协工作的房瑞标,设法通过科协“乡村e站”项目申请到了山西省科协扶贫资金,在吕梁移动通讯公司的配合下,建起了“乡村e站”。

  e站立足楼坊坪村,辐射周边,依托丰富的媒体资源、信息资源、专家资源、网络资源和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成为了服务全村及周边乡村村民的“科技补给站”。

  宽带进村后,村民王建中家装上了电脑,山沟沟里长大的一家人,第一次感到外面的世界如此之近。

  为村民普及网络知识、教乡亲们用微信聊天……房瑞标乐此不疲。“特约技术员”——乡亲们这样称呼房瑞标。

  乡亲身边“最亲近的人”

  两年驻村,房瑞标与村民结下深情。

  在汛期,他总是早起晚睡,挨家挨户检查房屋漏雨的情况;取暖季,他冒着严寒检查乡亲们的取暖安全,宣讲防范煤气中毒……

  留守老年人的生活一直是大问题。房瑞标跑前忙后,从吕梁市民政局申请了项目支持资金15万元,用于建设老年日间料理中心,为村里老年人提供三餐饮食和日常娱乐。

  记者了解,挂职期间,房瑞标的妻子怀孕生产,他都没能陪在身边,和吕梁大山深处的乡亲在一起。

  房瑞标在中国科协的同事李安安回忆:“一次瑞标从岚县回到北京,一进门,变成光头的他把同事们吓了一大跳。”

  原来,由于村里条件差,没法洗澡,房瑞标的身上曾长虱子,为了不受其扰,他干脆就把头发剃光。

  “一开始,乡亲们说我是中央派来的,称我‘房书记’。后来,都叫我‘瑞标’和‘老弟’。”房瑞标说,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心为大家服务,才能成为乡亲身边“最亲近的人”。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