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绘就健康中国蓝图 总书记这句话耐人寻味

新闻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8月24日 19:2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8月25日,中国迎来首个“残疾预防日”。对于个人,残疾预防关乎健康;对于家庭,残疾预防关系家庭幸福;对于国家,残疾预防关联社会健康发展。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重视残疾人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控制出生缺陷、防控疾病致残、减少伤害致残、改善康复服务……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残疾预防工作硕果累累。

  启航:理念先行 织牢政策保障网

  30年前,我国创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白内障复明、儿麻矫治和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三项重点康复工程”,揭开了新时期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3年前,习近平在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强调,要“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救助上,更体现在预防上。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先天性因素致残占比9.57%,后天获得性因素致残占比74.67%,不明原因或其他因素致残占比15.75%。后天获得性因素是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强全民残疾预防意识,加大残疾预防工作力度十分紧迫、必要。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卫生、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残疾预防工作不断加强,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药物中毒等造成的残疾大幅减少,残疾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医务人员在筛查新生儿疾病技术平台做染色体检查。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首先是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被有效控制。我国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补服叶酸等项目,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力,推动开展唐氏综合征等重大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与诊断;制定、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新生儿致残性疾病筛查率与干预率显著提高。

  二是疾病致残预防取得新进展。全面普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规范耳毒性药物使用,实施食盐加碘,加强妇幼保健、耳病防治等工作,儿童听力残疾、智力残疾现患率显著下降;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等,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显著提升。

  三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下降,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状态得到控制。

  2016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现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2017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针对残疾预防难题提出四项应对举措。残疾人权益不断通过政策法规的建立得到保障。

  “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

  承诺:精准康复 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每天早晨,章国儿都要把患有四肢痉挛型脑瘫的孩子推到浙江康复医疗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孩子在这里得到了浙江省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和补贴。“孩子刚来的时候站也不会站,坐也坐不好,现在好了很多,他能用左手写字,看书认字。残联每年给补贴24000元。”章国儿欣慰地说。

  2017年,浙江省再次新增13项残疾人康复项目进医保,累计有38项康复项目被纳入医保范围,并提高了残疾儿童基本服务补贴标准,部分重点康复项目从学龄前延伸到学龄后,新增7至18岁少年养育康复,实行全过程救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提出的“两个格外”,鲜明亮出了党和政府对待残疾人这个困难群体的基本态度,成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目前约有8500万残疾人,每年新增近200万人,有40%的残疾人有康复需求。习近平指出,要重视残疾人的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康复协调员在帮助肢残人士进行康复训练

  据中国残联介绍,截至2016年底,全国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7858个。在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过程中,279.9万残疾儿童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132.2万人次得到盲杖、助听器、假肢、矫形器、人工耳蜗等各类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一句话,不能让一个残疾人掉队,奔小康的路上。我把很多的残疾人都带出来了,走上了创业岗位,让每个人都能自食其力。”说这话的是来自浙江绍兴的全国自强模范王志丽。4岁时因意外摔伤,王志丽永远失去了行动自由。但她不屈服于命运,2014年在村里创办了“王氏纸业”。三年来,公司不但为其他贫困家庭提供帮助,还专门成立了文化创意制作设计部门,广泛接收残疾大学生就业。

  像王志丽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勇敢地迎接生活挑战,坚强地为实现梦想努力,还为其他人带去了勇气和希望。据中国残联统计,2016年,全国持证残疾人新增就业31.2万人,87.8万残疾人通过扶贫开发实际脱贫。

  未来:共建共享 勾画健康中国美好蓝图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我国探索了一条发展中人口大国医疗卫生事业前进之路。

  新时期提出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从关注重点人群健康,到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大健康理念;从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到对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关注,细微之处见真章。让人人享有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最终目标。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习近平的谆谆嘱托,饱含温情关爱。

  我们欣喜地看到,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教育、就业的机会,不少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获得了政府补贴。

  近年来,我国还积极参与残疾人事务国际合作。我国政府推动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推动将残疾人事务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我国还推动将残疾人事务纳入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中非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区域性国际合作平台,建立了亚太经合组织残疾人之友小组、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会等合作机制。我国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双边交流,广泛借鉴国际社会残疾人事业先进经验,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2016年7月7日,在纪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十周年大会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我国的残疾人事业:“中国国家发展规划纳入了健康保健、社会保障等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方面,这些为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保证倾听残疾人的声音提供了最坚实基础。”

  早在两千多年前,《礼记》就提出“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理想。时至今日,理想正逐渐变为现实。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健康中国,预防为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织密、织牢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的民生网,努力使社会公平和发展的金色阳光普照每一个人。(文/张恪忞)

编辑:李丹 责任编辑:刘亮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