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个“老大难”问题,三级医院人满为患,且常见病、慢性病人门诊就诊占比高,与此同时,社区医院却常常“无人问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健康管理师门诊,提供健康咨询。
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厦门市以慢性病为切入点的分级诊疗工作的首家试点机构,2001年每天门诊量不足100人次,如今每天门诊量超过1500人次,门诊量的变化,见证了厦门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进程。
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另一个名字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莲前社区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患者看诊。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莲前社区医院副院长白志贤表示,自2012年开始,医院运用厦门市卫生信息平台推行“医院—社区慢病全程关照计划”,2013年底,在前期慢病管理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医院专科与社区全科的有机结合,先后推行“糖尿病病友全程关照网”(糖友网)、“高血压病病友全程管理网”(高友网)、“结核病病友管理网”(结友网)。
“糖友网”、“高友网”的核心是“三师共管”,就是每名签约入网的慢病患者,都由一名三级医院的专科医师、一名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和一名经过培训认证的健康管理师提供诊疗照护与健康管理。
其中,专科医师主要负责诊断、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下社区巡诊带教。全科医师负责执行专科医师的诊疗方案,掌握病情变化,将病情控制不良的患者及时反馈给专科医师。健康管理师负责随访与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日常自我管理,负责安排下次随诊时间及双向转诊等事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科的副主任医师刘长勤每周都会来社区医院坐诊,他的职责之一便是“带徒弟”,“我的职责一方面是带教社区医院的全科医师,提高全科医师的糖尿病诊治水平,另一方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发现需要立即住院治疗的,厦门附属第一医院会优先安排。”
这一模式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社区医院也成了24小时对外营业,设15张康复病床,年门诊量约35万人次。
2015年以来,厦门共计200余万诊疗人次“下沉”到社区首诊,居民在签约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意愿达85%。
在“三师共管”的基础上,厦门进一步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2017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推荐了5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厦门市“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是其中之一。
厦门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市民陈燕红说,这两年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看法改观了。“原来只要生病了,就请假跑到大医院去看,后来发现,感冒等小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取药不到15分钟就搞定了。”
这一模式中,基层全科医师担当家庭医生的角色,作为签约服务与管理的核心主体,联系预约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及安排健康管理师,共同为签约对象实行“三师共管”服务,使签约居民享有更多便利。
截至2017年6月,厦门已经建立完善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65万余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7万人,签约覆盖率27%,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覆盖率达56.66%。2016年,签约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率达到了6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