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能让一项事业薪火相传的,必有一种真精神,能让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必是一个大理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历经半个多世纪,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支撑着塞罕坝人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生命共同体”超前认识,他们已把生态文明的朴素自觉化作一种信仰,去实践去奋斗。系列报道“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今天播出第三集——精神绽放:万顷林海 代代相传。
在塞罕坝林场展览馆的墙上,一行行娟秀的毛笔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第一代林场人张启恩在退休多年后写给当年林业部老领导的信。信中写到:……要让鸟儿回来,停止沼泽地造林……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 刘海莹:他们那一代人已经意识到,造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种树,而是为了把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起来,恢复生态是我们几代人的事业。
“恢复生态是我们几代人的事业”。正是这样的大格局大视野,塞罕坝人总能在取和予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1962年,北京大学毕业生、时任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的张启恩不仅自己接受组织调遣,成为林场第一代技术员,他也把在中国林科院工作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从北京带到坝上。因为在造林中意外摔伤,他的后半生都与轮椅为伴。当年和张启恩一起上坝的大中专毕业生有127位,塞罕坝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但由于条件匮乏,第一代创业者的孩子,都没能接受高等教育。
塞罕坝机械林场老干部科 李建军:老一代人有个共同点,他们爱孩子,但是林子有事情的时候,他们肯定是奔林子去。
“爱孩子 也爱林子”。正是因为知道生态文明事关子孙万代,塞罕坝人才怀着一颗迫切之心,优先对满目疮痍的荒原进行抢救。
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旅行社经理 闵学武:10岁左右的时候,我的父亲领我上山去采蘑菇,我就拿着这个小木棍随走随打这么高的小树的树梢,我父亲在后面看到了,把我一顿训斥,我当时是一点也不理解,我觉得这个树怎么比他亲生儿子还重要,现在我理解了。
父亲的严厉,让闵学武明白了,种好一棵树需要几十年,而毁掉一片林,却只在一念间。也正因为如此,在林场旅行社担任经理的闵学武,面对汹涌而来的旅游人潮冷静而克制。眼下,林场120家旅游接待单位,占地不足560亩,不到林场总经营面积的万分之四。
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旅行社经理 闵学武:就比如说像一块肥肉到嘴边了,我们却没有大快朵颐,说到底还是为了保护这片森林。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曾经有个地方要毁掉林子改建停车场,时任阴河林场党支部书记的李建军带着伙伴儿们去理论,他们要与林木共存亡的架势,很快吓退了对方。
时任塞罕坝阴河林场党支部书记 李建军:保住了我们父辈栽的这些树,我们当时非常非常高兴,欣喜若狂,天上下着那么大的雨,我们坐在敞篷车上,那是欢呼雀跃,一路高歌。
“保住我们父辈栽的这些树”,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朴素情感,塞罕坝人才能时刻警觉,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
塞罕坝的万顷林海中,有9座夫妻望火楼, 55年没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瞭望员功不可没。每年9个月的防火期,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一次,一天就要瞭望96次,一年要瞭望25000多次,这种重复而繁琐的工作,很多对夫妻都坚持了10多年。
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 刘琨(生前采访):在望火楼待了8年,就两口子,生了个孩子,3岁了不会叫爸爸妈妈,不是说孩子有什么先天的毛病,没有,就是不接触人,哎呀我看了以后,我确实流眼泪了,咱都是有孩子的人。
塞罕坝机械林场瞭望员 刘军:林场的人(命运)就跟这个树木连在一起,不能把老一代务林人造下这个了,到我们手一下子毁了。
“林场的人命运就跟这个树木连在一起”,正是因为知道保卫生态就是保卫人类自己,塞罕坝人总能在奉献面前表现出义无反顾的担当。
当年,作为林场唯一一个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任仲元一上坝就发现机械造林不成功的原因出在机器上,他自学俄语,改造履带部件材料,让那些“大家伙”都派上了用场,林场大规模机械造林的序幕由此拉开。
时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机械工程师 任仲元:我跟你说啊,我当时的心情是什么呢?这个事必须我得办,舍我其谁也。
“舍我其谁”。正因为塞罕坝人把植树造林、恢复生态视为自己的天职,才迸发出“舍我其谁”的宣言。如今“舍我其谁”的豪迈,已经传递到新一代的手里。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场长 于士涛:修复生态是我们几代人的事业,功成不必在我,我们抱定这样的决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0后小伙儿于士涛已经成为林场造林技术创新带头人,他的妻子也在中国林科院研究生毕业后追随他的脚步,成为新塞罕坝人。为了把生态恢复的短板补上,最近5年来,于士涛和伙伴们共完成攻坚造林7.55万亩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 刘海莹:正是因为我们塞罕坝人把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信仰,才有了今天的一切。这种信仰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了我们的血液里,像基因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中共工程院院士 沈国舫:生态文明的理念,现在已经是深入人心,十八大提到一个最新的高度就是“五位一体”,这个提法应该在全世界来说是最高的,我们在这里投入的努力,在我们中国的国土上,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创造一个生态奇迹,我想这个是可以做得到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八大以来,中华大地正在续写美丽中国的绿色传奇。最近5年,全国增加造林面积4.47亿亩,相当于新增了400个塞罕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