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汤琪)北京市社科院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因为子女在迁入地落户成为定居人口,随子女定居的老人成为随迁老人,他们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差异、亲朋旧友远离等原因,对迁入地生活产生一定的隔阂,甚至鲜少出户,成为社区中的“隐形人”。
资料图
26日下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2017)》,本书共七大部分,针对六个治理领域展开研究。
记者注意到,“人口问题治理篇”重点关注北京市随迁老人社会融合问题,并以北京昌平区某社区为例,展开调查研究。
在本研究中,随迁老人是指,在北京安家落户的子女生活超过两个月的外省籍老年人,参照中国退休制度,随迁老人的年龄限定在女性年满55周岁和男性年满60周岁。
——随迁老人多来自农村
从流出地性质来看,调查显示,调查对象来自农村、乡镇、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比例分别是36%、18%、32%以及14%。可见,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比例略高。
——来京主要为照顾子女及孙辈
调查还显示,随迁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来京原因主要是“照顾子女及孙辈”,占总样本量的83%,有8%的随迁老人为了养老来京。
资料图
——普通话好不好影响他们日常交往
文化融合方面,调查显示,随迁老人在迁入地适应性不足主要集中在“环境气候”“语言交流”“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其中,不适应环境气候的比例占总数的35.7%。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交流对随迁老人顺利融入迁入地社区造成困扰的表现为,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影响了其日常与他人的交往程度。
——社会融合亟待加强
从社会融合角度来看,调查显示,随迁老人主要交往对象的前三位分别为家人、邻居和朋友,所占比例分别是30.4%、24.6%以及23.5%,此外,“老乡”的比例是12.8%。
总体来看,报告认为,随迁老人跟随子女来到新的生活环境,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差异、亲朋旧友远离等原因,对迁入地生活产生一定的隔阂,甚至鲜少出户,成为社区中的“隐形人”。
因此,报告建议,加强随迁老人的社会参与,促进随迁老人对北京当地文化的了解与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提升随迁老人对新环境的归属感,加速其社会融合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