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网络媒体国防行】救灾队员忆汶川地震:直面死亡 更懂生命意义
中新网7月25日电(记者 张尼)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张炎松不到20周岁,是个入伍不足2年的新兵。在那场重大灾难的救援中,他和战友连续奋战了58个日夜。此后,他又先后参与了多次国内地震救援工作,谈到自己的救灾经历,张炎松说,这些年最大的感触就是更懂得生命的意义了。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张炎松出生于1988年,湖南常德人,目前是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的一名上士。虽然还不到30岁,但是他已经参与了2008年汶川地震、2012年的宁蒗地震和昭通地震等多次重大灾害救援工作。
“2008年以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地震,第一次见到灾后的场景,确实被吓到了!” 张炎松回忆说。
“5·12”地震发生那天,张炎松在成都进行培训学习。接到任务后,他所在的救援队伍在第二天凌晨就赶到了灾区之一——德阳市汉旺镇。
“我们负责一所小学校的救援工作,强震造成楼体坍塌,不少孩子被困在里面,我们赶到时,很多家长已经在废墟旁守了一夜,有些孩子没能撑到我们来就走了。”9年前的场景,张炎松至今历历在目。他说,当老百姓看到他和战友们赶到时,激动地鼓起了掌,口中喊着“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
虽然当时缺乏专业工具,但是张炎松所在的救援队伍还是通过与地方协调,调来了挖掘机等设备,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当我们成功把被困孩子救出的时候,有家长直接跪在了我们面前,那一刻真的意识到我们做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张炎松说。
在灾区,张炎松和战友连续工作了58天,特别是刚抵达灾区的前3天,为了抓住黄金救援时间、与死神赛跑,救援队员基本3天3夜没有合眼,张炎松本人也一度因为体力透支而晕倒。在这次救灾工作中,张炎松一共成功救出了6名幸存者。
经过汶川地震的洗礼,张炎松的地震救灾经验逐渐丰富,作为国家级地震救援队的成员之一,他此后又参与了多次国内抗震救灾工作。
张炎松说,其实在救灾现场,救援人员能够找到的,更多的是遇难者的遗体。
当他第一次触碰到遇难者冰凉的身体时,才意识到原来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而在救灾现场无数次直面死亡,也让他对生命的意义有了重新思考。
“人的生命其实很脆弱、很短暂,你不知道灾难会在什么时候降临。所以,对于很多事情应该看开一些,人活着的时候应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尽量让自己和家人开心快乐,别留什么遗憾。”张炎松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