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中新社雅安7月19日电 题:探访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雅安居所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大熊猫辨别声音的能力很强,相信再见面时‘团团’‘圆圆’还能认出我来。”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曾经的饲养员徐亚琳,19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两岸记者四川行联合采访团当天来到碧峰峡基地,探访“团团”“圆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碧峰峡基地距离雅安市区约18公里,于2003年12月28日建成。基地划分为大熊猫饲养区、繁育区、科研区等几大功能区,是集大熊猫饲养、繁殖、科研等为一体的大熊猫乐园。
记者抵达时,雨后的基地空气特别清新。在虫鸣鸟叫声中,一只大熊猫在木头搭建的休憩处吃着竹子。相距不远的“大熊猫幼儿园”,两只一岁左右的大熊猫时而踱步,时而玩滑梯,时而抱着饲养员的腿嬉戏,吸引两岸记者争相拍摄。
据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全胜日前介绍,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命名地和模式标本产地,也是野生大熊猫密度最大的地方。目前雅安境内有野生大熊猫340多只,接近四川野生大熊猫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碧峰峡基地圈养大熊猫40多只。
徐亚琳与大熊猫打交道已有19年。曾经饲养过“团团”“圆圆”的她一直很想念这对大熊猫。
徐亚琳仍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生活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圆圆”一度走丢,在震后第四天晚上才被找到。
“当时它全身是泥,都认不出来了。但我叫它的名字后,它抬了头,洗了澡后才认出来。”徐亚琳说,大地震使得原本胆大的“团团”“圆圆”胆子变小。她花了20多天时间为它们做心理辅导,才恢复常态。
徐亚琳原本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工作,汶川大地震后与“团团”“圆圆”到了碧峰峡基地。饲养这对熊猫数年的她,“和它们就像家人一样”。
徐亚琳还记得,为“团团”“圆圆”喂食时,它们常会抱着自己的腿玩耍。她需要在两个口袋里装一些胡萝卜,被抱住大腿时拿出来才能“逃脱”。
如今,与“团团”“圆圆”分别已近九年,徐亚琳非常想念它们。台北市立动物园的朋友会传“团团”“圆圆”一家的视频给她,她也计划到台北看看它们。
2008年“团团”“圆圆”从碧峰峡基地启程前往台湾定居后,在宝岛掀起了“熊猫热”。2013年7月6日,“团团”“圆圆”的女儿“圆仔”在台北市立动物园出生,很快成为动物园的“萌主”。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从事与大熊猫有关的工作已有数十年。曾多次前往台北交流的他19日向记者透露,当年挑选赠台大熊猫时,是否具备繁殖能力是重要考量因素,大陆方面希望赴台大熊猫能多生育后代,带给民众更多欢乐。
被称为“熊猫爸爸”的张和民到过台北市立动物园多次,“圆仔”出生及周岁时他都在场。
作为大熊猫专家,张和民也为一些台湾民众所认识。“甚至有一次在台北街头买茶叶被店家认出,他们还因此给我优惠。”
据张和民介绍,碧峰峡基地与台北市立动物园的交流合作密切,今年3月基地的大熊猫专家赴台北协助“圆圆”进行人工授精,可惜近日发现它流产了。
张和民表示,“圆圆”现在12岁,还有大约7年的生育期,希望可以再诞下大熊猫宝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