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一路向东 追踪两大项目

中国新闻来源:四川日报 2017年07月19日 21:0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龙泉山隧道1号斜井口外施工现场。 受访者供图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跨过龙泉山探访“东进”一线之二

  走进“成都最难地铁18号线”——

  打通东进“咽喉”穿越 9.7 公里高瓦斯隧道

  □本报记者 程文雯

  起于成都火车南站,经高新、华阳、天府新区后,穿越龙泉山,到达天府国际机场——全长66.71km的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因为连通成都主城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东进”战略中举足轻重。

  横亘在天府新区站和三岔湖站之间的龙泉山,是18号线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一段9.7公里长的隧道,成为连通一山两翼的咽喉。

  目前,这段隧道施工进展如何?工程中的难点又是如何被一 一攻破的?7月14日,记者来到龙泉山隧道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难度大工期紧

  抓住问题逐个突破

  “都有什么问题?”7月14日,一场会议在中国水电七局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5标段的项目部召开,没有多余的开场白,会议直奔主题。

  5标段,正是龙泉山隧道的施工标段。刚从施工工地赶来开会的工程项目经理助理薛贵平第一个发言:“马上就要打到双简路张万沟大桥了,从空间上看,隧道跟大桥有个斜交,怎么才能保证施工安全,又不影响双简路的正常交通?大家提点建议。”

  一上来就抛问题,这在每周一次的例会上已经成为常态。“难度大、工期紧,时间必须抓紧。”刚出会议室,薛贵平又一头钻进车里,急忙赶回工地。

  薛贵平所言非虚。因为龙泉山隧道,18号线又被称为成都“最难轨道交通线”。“工程主要的难点有两个。一是龙泉山隧道有9.7公里长,这么长的穿山隧道在地铁建设中非常少见,它同时又是全国第一条穿越高瓦斯地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二是龙泉山山体质地比较硬,沿途地质条件多变,施工进度也比较慢。”项目副总工程师、工程部主任常耀华向记者解释道。

  但时间不等人。龙泉山隧道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预计2019年4月贯通。龙泉山隧道能否按期完工,决定着整条线路能否如期开通。

  穿越高瓦斯地层

  重重措施保证安全

  “根据设计蓝图中的地勘资料,龙泉山的瓦斯气体含量较高。施工中,部分气体会顺着岩层裂隙渗到隧道当中,所以要特别注意通风。”常耀华介绍说。

  7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龙泉山隧道1号斜井口外,这里是整个龙泉山隧道的“腰部”。左右两线的隧道口外,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两个钢架上各架着四根“大管子”。“这是从瑞典进口的风机,为的就是要保证隧道内随时通风,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薛贵平说。

  隧道外的监控室内,记者还看到了一套人员定位系统:一幅简洁的示意图上显示着斜井内每一个点位的人数和位置。薛贵平取下安全帽向记者展示其内侧的一个小方块,“每一顶安全帽上都带着具有定位功能的芯片,便于随时掌握工人的情况。”

  旁边的一块显示屏上,则显示着一张表格,密密麻麻61行,详细列出了61个点位的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空气成分指标。原来,隧道内安有检测仪器,每开挖一段都会增加新的检测点,实时监测隧道内空气指标,一旦超标报警,立即用局部风机吹散。“我们还专门聘请了瓦斯监测工程师,人工24小时巡视,再加一道保险。”薛贵平说。

  12个作业面同时施工

  每天单洞掘进20多米

  龙泉山隧道采用双洞分修方案,线间距30米,其中右线隧道全长9724米,左线隧道全长9690米。如果就单边一个作业面,一天工程能推进多少?常耀华给出的答案是:“不到4米。”这样算下来,即使双线推进,9.7公里长的隧道光是开挖就需要2000多天。

  可工期只有不到三年时间,也就是1000多天,怎么办?为了加快进度,施工方分别在龙泉山隧道中间设置了2座斜井,同时进行作业。这样将隧道整体分成3段,每一段又同时从两头分别开挖,双线一共形成12个作业面,每天单洞可以掘进20多米。

  记者在施工现场获悉,截至目前,龙泉山左线已开挖2200米,右线开挖2035米,共完成隧道设计总量的21.8%;同时,左线已衬砌946米,右线已衬砌873米,工程进度基本按计划完成。

  实地探访四川投资体量最大的项目——

  奋战广阔“戈壁滩”11 路建设大军同时施工

  □本报记者 蒋君芳

  从成都市六环路南段三岔湖出口下高速,刚出收费站就能看到一块牌子: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再往前行驶不远后左转,便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所在的方向。

  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不光是成都天府国际新城的核心项目,更是四川历史上投资体量最大的项目,也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可带动相关工程投资逾3000亿元。

  距离开工已过去一年多时间。7月17日,记者实地探访该“巨无霸”项目的最新情况。

  现场:与土石方“搏斗”一年多

  沿着简(阳)三(岔)路行驶约20来分钟,车子进入了新机场主体工程所在地,总面积20.88平方公里。这里的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几乎全是外露的土壤。“看上去就像一大片戈壁滩,想找到一棵草都不容易。”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许宏鼎说。

  在这片广阔的“戈壁滩”上,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甘肃机械化建设集团、四川华西集团、中铁北京工程局……各路建设大军正在同时奋战。新机场项目被划分为11个标段,交付给不同的建筑单位同时施工。

  各建设大军当前进度大致相同:不断重复“挖填”动作。去年12月,飞行区土石方平衡工程开工,而整个机场的土石方平衡工作预计在明年3月全部完成。

  为何一年多的时间,建设大军都在与庞大的土石方“搏斗”?“新机场所在的位置是丘陵地形,垂直高差最大值达到近70米,整个新机场的土石方平衡量达到1.9亿立方米,是北京新机场的3倍。”许宏鼎解释道,此外,这里的土壤有一部分含水量偏高,不适用于机场建设,因而需要外运合适的土壤进来。

  安置:悠悠河畔安下幸福新家

  从简阳市三岔镇场镇前往新机场的路上,一个建筑工地里数十栋高楼已经封顶,清幽的绛溪河从旁边缓缓流过。这里正是新机场拆迁居民安置点之一——草池镇平桥安置点。

  目前,首批动工的3个拆迁居民安置点都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封顶、进入内装阶段。按照进度,今年底就能交付使用。届时,平桥安置点将迎来2990位因支持新机场建设而搬离故土的村民。

  事关村民利益,居民安置点在规划、建设上都向高质量看齐。小街区规制、海绵城市等先进理念都融入进安置小区的建设过程中。

  而对于安置村民来说,在住进新家时,难舍的“乡愁”也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在启动拆迁工作的同时,一份调查表发到了每一位村民手中,村民们可以在这份调查表上填上自己最想带走的事物,比如一棵年代久远的古树、一块意义深远的大石。

  三鱼村的村民大多勾选了村里的一块大石——石头上雕刻着3条鱼,鱼头重叠在一起,这正是该村村名的由来。为了保留村民的这份共同记忆,草池镇平桥安置点修建的楼栋中,每一个单元门上都将刻画出石头上3条鱼的形象。

  奋战:“混编”队伍撑起繁杂工作

  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指挥部,记者见到了一支“混编”队伍。在这个专为新机场而生的年轻机构里,40多名工作人员全部是从成都市级、区(市)县重要部门抽调而来。

  “机场建设千年一遇,有幸参与不枉此生”,这块贴在墙上的牌子,是指挥部许多人的精神动力。“我们都是自愿报名来指挥部的。参与新机场建设的这几年,一定会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许宏鼎是去年5月第一批进驻的工作人员之一,他回忆说,最初指挥部只有4间办公室,大家都凑在一起集中办公,发个传真都要跑到镇政府去,但大家一直干劲十足。

  除了协调机场内外的各项建设工程外,指挥部最近还在牵头协调一个重要的技术攻关。按照计划,将有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列车从机场航站楼下方呼啸而过。“高时速会对机场造成多大影响?影响如何消除?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许宏鼎介绍说,目前该技术难题已经交由西南设计研究院支持攻关。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