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紫荆花开·香港印象】记忆,不会沉默

紫荆花开来源:央视网 2017年06月26日 20:1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有一种血脉是割不断的,那就是文化。

  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和不断汇流的文化记忆,从未让香港真正地离开过祖国。从这个意义上说,1997年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终结,同时,也是另一个香港与内地人文升华的起点。

  海风吹拂下的香港,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乡里文化,一方面浸淫着中西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商业主义主导的价值取向下,以影视、音乐及通俗文学为标识的流行文化风靡一时,并浸润着香港和内地几代人的审美追求和青春回忆。

  往者不可谏,战乱中的文化南迁、离世里的惘然彷徨,我们且不做太远的追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最能牵动香港和内地民众共情的就是那些刻入流金岁月的精彩影像、让人轻声唱和的那一首歌,以及给予心灵将息之地的涓涓文字。

  黄霑的词、金庸的书、徐克的武侠、成龙的功夫电影、TVB的明星梦……他们的经典见证着东方之珠的灼灼之华,也轻易地勾连起香港与内地的大众议题。

  黄霑笔下的香港人,是“洋装穿在身,心是中国心”的游子,是“誓相随,无畏更无惧”的同舟人,是“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的好汉子,也是“浮沉随浪只记今朝”的俗世多娇。无论人性,还是国魂,无论是大智慧,还是小性情,通透的笔端总能一击即中。

  他的好友,金庸,殊途同归。金庸的作品以历史文化为底,以任侠尚义为魂,塑造了一个个命运迥异、个性鲜明英雄人物,寄托着作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以他的作品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为香港通俗文学开辟了新生面,同时也为香港和内地影视产业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创作文本。

  “除去文字、书籍以外,流行音乐帮助并提醒我们思考着。”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见证了香港回归的历史一刻,而他喜爱的香港流行音乐组合达明一派也标记了他的青春岁月,“很难把流行音乐从我们青春的脚步中剔除出去,否则青春将变得极不完整并缺少趣味。”

  还有不得不提的香港电影。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对多元文化兼收并蓄,香港电影树立了独特的影像风格。其中,功夫电影更是在李小龙、吴宇森、成龙等一代代电影人的努力下蜚声国际。而当徐克从《新龙门客栈》走到《智取威虎山》,当陈可辛从《甜蜜蜜》走到《中国合伙人》,当林超贤从《证人》走到《湄公河行动》……我们知道,CEPA没有枉费,文化汇流终要成形。

  这些读到的、听到的、看到的香港,是香港和内地很多人的青春,以及现在。唱着“青春小鸟”的“四大天王”有点“一去不回”的味道了,但1991年生人的香港歌手邓紫棋却在内地别开生面。曾在写真集《庆》中祈愿“红旗飘荡,国泰民安”的张国荣已经离开了10多年,然而由他点燃的“不一样的烟火”仍继续吹着,甚至每年纪念他的歌迷中不乏90后、00后的新生代。

  莫要小觑流行文化,它是千年情结的现代诉说,是当代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的普遍回应。磷光碎片中埋下的志趣相投,带来的是情感的共鸣和集体的认同。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然而记忆,总能为不羁的心灵找回最初的自我。(张莉/文)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