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6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时特别提到了“吕梁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央视网《我要问小编》对网友提问进行解答。
网友墨兮问:
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提到的“吕梁精神”,可以详细地解释一下吗?现在,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深度脱贫之时应如何践行吕梁精神呢?
小编答:
“吕梁精神”是在吕梁山脉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孕育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吕梁人民革命和建设制胜的法宝。“吕梁精神”总体可概括为“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其中艰苦奋斗是基石,顾全大局是核心,自强不息是精髓,勇于创新是灵魂。
“吕梁精神”既有着独特鲜明的自身特征,又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等一系列党的伟大精神一脉相承。
6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时特别提到了“吕梁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战争年代凝结成的吕梁精神,为三晋大地英雄儿女救亡图存指明了方向,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之初,吕梁人民及时解放思想,顺应改革的大潮,又一次完成了与时俱进的壮举,成为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开路先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今天,吕梁精神仍然饱含它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
在山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来到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贫困群众。沿着村里崎岖不平的土路,习近平一连走进三户村民家中,察看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家庭致贫原因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同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包括山西、陕西毗邻的20个县,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山区,这里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全国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老区人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助拔穷根、护工培训提高技能、生态扶贫增绿增收……亮点频出、创新不断,“吕梁精神”正在脱贫攻坚的答卷上绘写新的目标。
2017年春节后首个上班日,吕梁市率先布局脱贫攻坚“作战图”,制定了《吕梁市脱贫攻坚“春季行动”工作方案》, “春季行动”重点抓好在动态中坚持精准方略等七项任务。5月4日,吕梁市马不停蹄地召开脱贫攻坚“春季行动”总结暨“夏季攻势”动员会,指出脱贫攻坚已经起势、取得积极成果,必须通过“夏季攻势”成势、巩固扩大成果。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以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归化村为例,该村创新开发了以农家乐为代表、以农民为经营主体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实景剧的推出,带动了贫困户56户,户均增收4000元左右。离石区信义镇永红村村民崔永泉说,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比划比划当演员,一天能挣80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一批农家乐、采摘园、手工艺、土特产电商也正在快速发展。
在吕梁山片区的广大农村,很多农村妇女常年无事可做,每天只能围着锅台转、围着老公转、围着孩子转,被当地称为“三转”婆姨。为了帮助这些贫困妇女脱贫,2015年9月,吕梁市启动山西省首个家政护理扶贫培训项目,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到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发挥好“半边天”的作用。数据显示,2016年吕梁市累计培训10474名护工,其中4298人赴北京、太原等地就业,平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一条政府帮扶下的“吕梁护工”模式正在成为吕梁山片区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的脱贫新路径,而吕梁精神正在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着革命老区的人民自力更生,奔向小康。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牵引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其中也包含着“吕梁精神”。中国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源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我们只有不断继承历史的中国精神,同时也要创造和拥有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两个一百年”到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把以吕梁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精神作为凝心聚力的、团结奋进的强大推动力,不忘初心,让吕梁精神在新在历史时期放射出耀眼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