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华社西安6月7日电(记者姚友明)近一个月3次风雨天气,让关中平原许多即将成熟的麦子倒伏在地里。不过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退休副研究员陆和平的努力,5000余亩本该倒伏的小麦却在恶劣天气中“岿然不动”。
“假设这些麦田发生中度倒伏,每亩就要损失460元左右。”陆和平说,“看到我的劳动成果能帮助农民止损,特别开心。”
今年65岁的陆和平1976年参加工作,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帮农学院做品种抗病鉴定时,发现很多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很好,但在抗病、抗倒伏方面表现不好。2000年,他开始把植物病理学知识和小麦育种知识结合起来,跨界搞起了小麦育种工作,希望能选出既抗病抗倒伏又能丰产的小麦新品种。
育种工作艰辛、繁重,培育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优良品种要数年,这还不包括良种进行区域性实验的时间。陆和平每年不仅要像农民一样耕田、播种、施肥,还要不断选择“历代”小麦中符合条件的品种,这些品种有的被拿去做进一步的杂交,有的则只是再种植一年,作为其“后代”的对比样本。在陆和平的8亩试验田中,如今已纵横交错着8000多类小麦样本。
骑一辆摩托车,戴一顶白色草帽,除了腰里别着的一把红布条和白色塑料片之外,陆和平在田间劳作时的装扮和乡村农民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听说过两天还有雨,我要抓紧时间把有希望的后代材料都选出来、抢回去!”陆和平这几天要用红布条将符合条件的麦穗用红布条绑起来,用白色塑料片固定并标上记号,然后再抓紧时间收走。
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陆和平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不同行列小麦品种的“姓名”和生长情况,有的干脆就是一串数字代码,只有他才能看得明白。实际上平日里要在试验田中及时测量并更新这些数据,每次都要花掉3天时间,每隔20天左右就要来测量一遍。5月1日要做杂交,10月1日要准备种子,暑假期间要对小麦进行脱粒和烤种,这些一般大学校园里的假期,陆和平在退休前后其实都无福消受。
经过10多年“大海捞针”般的育种工作,陆和平培育的“西农658”和“西农668”最终通过陕西省的品种认定,目前不仅在陕西种植了5000余亩,而且还在河南省试种成功,有望在中原产粮大省推广开来。
走在试验田里,阳光的灼热和昆虫的侵袭会让常人觉得不适,不过陆和平形容说,每次进麦田时都会有一种“逛公园般”的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