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砥砺奋进的五年】“互联网+”推动精准扶贫 贫困村转型“社火淘宝村”

中国新闻来源:国际在线 2017年05月22日 16:0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村民姚红玉制造的大狮子头。 摄影 张硕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硕):社火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一种狂欢娱乐活动,包括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中国中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的霍庄村,生产社火道具的历史已有上百年。“小作坊里搞生产,销路要靠自己问”的经营方式,让这种传统手工业一度难以为继。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霍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淘宝村”,村民们只要在家上网并轻点鼠标,社火道具就可以行销国内外,村民们也因此很快脱贫致富。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了以社火道具生产而闻名的灵井镇霍庄村。从村里走过,不时有快递公司的车辆往来。在几乎每一户村民家中,都能看到繁忙运作着的戏服道具生产线。霍庄村负责人霍军政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村的社火道具产品有上千种,手工业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销往东南亚、欧美以及国内的各个地方。只要用到社火道具的,都知道我们霍庄村。”

  霍庄村村支书霍军政接受采访。 摄影 张硕

  今天的霍庄村,80%的村民都从事着社火产品的加工生产。村民姚红玉今年五十多岁,他从事社火生意已有三十余年,走进他家的小院,已完成的社火道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姚红玉一边擦拭着刚刚完工的大头狮子一边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意很不错。但在十年前,他想找到销路给货品卖个好价钱,特别不容易。原来卖这个狮子头要全国各地的跑,找经销商,我们卖给他们才赚100块钱,他们转手卖给客户能赚200块钱,所以我考虑,这个方向不对头。”

  戏剧服装。 摄影 张硕

  不仅如此,霍庄村的村民们在“触网”后,还把当地的粉条、蜂产品等纳入到经营范围,让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远销全国。谈及霍庄村未来的发展,负责人霍军政特别提到,今年打算把村里的社火戏剧用品产业扩大化,同时把村里上百年的社火制作传统,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上去。

  戏剧头冠。 摄影 张硕

  “互联网+”所带来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不仅使当地传统行业与电商销售完成了深度融合,还让霍庄村成为了该地区扶贫工作中的新亮点。霍庄村所属的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镇长黄照宇表示,霍庄村的成功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与开放,也为当地提供了扶贫攻坚工作的新思路。他说:“霍庄村是建安区第一个‘淘宝村’,正因为霍庄村的带动,周围的村庄也陆续被阿里巴巴公司认定为‘淘宝村’。在下一步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好‘淘宝村’的优势,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及时发现、总结电商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典型,推广经验,带动当地脱贫步伐的加快。”

  记者离开霍庄村的时候,正值黄昏时分,田野里一望无垠的小麦随风摇摆,静静等待着成熟与收获……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