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天舟一号腾飞的背后:安控电视小组里的“四大金刚”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7年04月20日 11:2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电视安控小组成员正在一起工作。(颜榆奇/摄影)

电视安控小组成员正在一起工作。(颜榆奇/摄影)

  央视网消息(记者 郭城)当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蓄势待发时,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的一个角落里,几个小伙子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他们不是在看电视直播,而是在执行航天发射任务,他们就是发射场电视安控小组的成员——臧尚飞、鲁立华、刘延和尹汉良。

  据了解,电视安控小组主要负责全方位拍摄运载火箭初始段实况图象,监视和判决运载火箭的飞行状态,为安控系统提供主要的决策信息。航天发射时,如果火箭在点火起飞后偏离弹道,后果不堪设想,新建的发射场有可能瞬间毁灭,责任重大,不容闪失。而臧尚飞、鲁立华、刘延和尹汉良四人,不仅堪称精兵强将,而且个个都有特长。

  臧尚飞:安控电视小组的“主心骨”

  作为安控电视小组的组长,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的臧尚飞对央视网记者说,他矢志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个名堂。放下行李,撸起袖子,俯下身子,脚踏实地。为了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原理,提升岗位技能,他积极自学了《相机畸变矫正》、《空间位置精度的计算》、《安全管道绘制的原理》等书籍。为了确保设备稳定,他每周都带领着小组成员对设备的状态进行仔细的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都逐一进行核对并立即处置,不漏过任何细节,不让故障问题过夜,不让设备“带病”上岗。正是这种执着地追求,不懈地努力,使他从刚到岗位的“小白”转变成独挡一面的“小专家”,成为组里的“主心骨”。

  要保证任务顺利完成,不仅需要设备的性能稳定、操作熟练,更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而这些都是臧尚飞需要把控到位的事,他总能从细微处洞察到同事哪怕是一丝的困惑,主动靠上去排忧解难,跟同事工作上配合密切,在生活上亲如兄弟。就这样,臧尚飞的用心,换来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信赖。

  鲁立华:火眼金睛的“鲁大师”

  说到组里资历最老的同志,当属鲁立华莫属。2013年1月,他就来到文昌参与发射场的建设,可他却从来不会认为资历老就可以干轻松点的活,反而用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把控着设备上的每一条链路,每一个接头。鲁立华对记者说,设备就像他的孩子,了然于心。在他眼中,每一条线路都是设备的神经,每一个部件都是设备的器官,而他就像是系统的大脑,感受着每一次兴奋的传输,每一次器官的搏动,通信链路一有故障这个“大脑”便能马上发觉,立刻解决。在他手下,每条机线都像队列一般整齐排列,每个插头都贴着字典一般标准、清晰、易读的标签,由于手艺精湛,追求完美,鲁立华的“鲁大师”这一美名便在大家口中流传开来。

  刘延:“见数据眼就放光”的小专家

  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刘延,似乎对数字有着特殊的天赋,成为组里公认的数据处理小专家。虽然刚到小组不久,但设备上的数据都能够如数家珍,每个数据在他脑子里仿佛都是有生命的。在他手里,几套常用数据一经关联组合,便推出了新的结论。如何让图像更清晰,如何让安控决策依据更精确,刘延在这些问题中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优势,让设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更多信息。虽然到岗位工作不到一年,但刘延凭借踏实肯干、谦虚好学、精益求精的精神,业务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

  尹汉良:安全电视“小守护神”

  作为在设备上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同志,尹汉良经历了下厂学习、设备改造、设备移交等所有与设备相关的工作,可以说设备从“娘胎”里出来后,尹汉良便看着它“长大”。也正是因为这份与设备的特殊感情,让尹汉良不辞辛苦,始终坚持在设备一线,每次设备维护、每次训练架设相机、每次设备改造,尹汉良都像给自己的孩子洗澡、教自己的孩子锻炼、带自己的孩子看医生一样小心谨慎,生怕设备有半点闪失。在他的精心呵护下,设备始终闪亮如新,运转流畅。

  在天舟任务进入冲刺阶段期间,电视安控组的小伙子们个个铆足了劲儿,因为他们有信心、有决心为天舟遨游海天保驾护航。可以说,在天舟一号腾飞的背后,离不开以安控电视小组为代表的航天系统中每一个团队的坚守与付出,这些宛如颗颗螺丝钉的中国航天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者、开拓者,更是送天舟遨游于广袤太空的筑梦人。(田瑞虎、臧尚飞对本文做有贡献)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