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华社记者周润健
随着清明节的来临,祭扫迎来高峰。记者发现,尽管绿色祭扫已深入人心,但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陋习依然存在。
3日晚,记者在天津一些街头巷尾发现,仍有不少市民当街烧纸,有的路口同时燃起五六个火堆,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烧纸味儿。为使纸钱充分燃烧,一些人甚至还用木棍在火堆中搅动,火星和灰烬不时飞舞。
不仅在家门口烧,有些人还把纸钱带到墓区内焚烧,并燃放鞭炮。天津永安公墓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倡导无烟祭扫,公墓采取了“鲜花换纸钱”的办法,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一些人采用烧纸放炮等传统祭扫方式。
天津殡葬事业管理处副处长王轩也反映说,清明期间,市属各殡仪服务单位都在院内张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标语提醒市民,并提供电子炮替代鞭炮,同时设置鞭炮存放处,开展鲜花换烧纸和鞭炮活动。但有些人“无视”这些提醒,依然我行我素。
焚烧纸钱、燃放爆竹给环境带来污染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王轩介绍说,因烧纸和放炮将别人的衣服烧坏、炸伤人及引起火灾的事都曾发生过,有的甚至还引发了纠纷。
焚烧纸钱、燃放鞭炮这种已延续千年的殡葬陋习,要想在短期内杜绝绝非易事,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无烟”清明更符合时代要求。
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党委书记王春生说,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绿色理念的提升,人们的观念已发生不小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鲜花、丝带等无烟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
“随着大量以更低消耗、更少污染、更多环保为核心的新做法不断涌现,低碳、无烟、绿色的殡葬方式终归会被人们所接受。”王轩说。
在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看来,要让“低碳”的祭扫方式成为人们的习惯,既需要大力倡导更多的文明祭扫方式,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增强服务工作。“只有为人们‘无烟’清明创造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才能打造和谐、生态、绿色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