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习近平植绿护绿久久为功 为美丽中国立柱架梁

新闻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4月03日 09:2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新绿初绽,春意盎然。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的植树点,同广大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习近平挥锹铲土填入坑中,随后培实新土、堆起围堰、提桶浇水,接连种下白皮松、西府海棠等五棵树苗。植树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习近平不时同大家交流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看法。

  以身作则植绿护绿 督战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习近平作为总书记第五次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植树已是惯例。连续五年的清明节前后,习近平都身体力行,拿起铁锹与群众们一起植树,以身作则爱绿植绿护绿、率先垂范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自觉行动。北京丰台区永定河畔,海淀区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朝阳区孙河乡、将台乡,大兴区西红门镇……都留下了他的植树足迹。

  习近平说,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大家都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这样向全世界表达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先后五次来到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大力倡导和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终于让长汀旧貌换新颜,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从千里赤地到绿满汀江,从全国水土流失重灾区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闻名全国的“长汀经验”清晰地折射出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两会期间同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还是深入基层考察调研、远渡重洋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习近平都反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用最严格的制度 最严密的法治筑起可靠保障

  管根本,管长远,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习近平强调,只有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破除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回望过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充分体现在中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2016年末,习近平再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与此同时,严厉法治重拳出击,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正不断完善、加严。

  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被称“史上最严”。“公益诉讼”“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杀手锏,成为打击环境违法者的有力武器。2016年5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印发。至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全部齐备,为打赢治污攻坚战提供了充沛“弹药”。

  去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选择福建、江西、贵州作为第一批试验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开展重大改革举措的创新试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引领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华大地扎实有序推进。

  青山常在绿水常流 美丽中国愿景可期

  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期待。

  “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习近平掷地有声地强调绿色发展理念。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近些年,摒弃旧的发展方式和模式,“生态”“环保”“绿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词,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

  农业上,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各地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推进种养循环,深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上,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所作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如今中国正以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为重点,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到2025年,绿色制造标准将在各行业普遍应用。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纷纷进行有益探索;越来越多的公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减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

  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日益变绿变美、充满盎然生机的中国。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日可待。(文/蔡纯琳)

编辑:林孔仕 责任编辑:王敬东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