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017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备受舆论关注。在听完周强院长代表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工作报告后,我们看到了新变化,感受到了新惊喜,怀揣了新期待。这是一份有情怀的报告,一份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报告,一份心系人民群众的报告,通篇以回应社会关切、满足公众知情需求为导向,采用大量详实的数字和生动的事例阐述全年工作,进行数据化解读、事例化说明、案例化释法,体例新颖,简洁明了,令人拍案叫绝。纵观报告全文,“一条主线和四大亮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条主线是指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带领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宗旨,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推进法治中国的进程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应该说,这一条主线贯穿于近年来法院工作报告的始终,串联起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对于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不懈努力,彰显出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推动法治中国不断前行的法治情怀。
亮点一: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强调指出,这项改革有利于促进办案人员增强责任意识,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有效防范冤假错案发生。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体现了对中央这一重要改革举措的有力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依法纠正了一批重大冤错案件,让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司法改革的成效。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意见,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原则,充分发挥庭审的决定性作用。毫无疑问,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将从源头有效防范诸如呼格吉勒图、聂树斌等冤错案件的发生。
亮点二: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打造看得见的公正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国民法治意识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法院工作的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结果是否公正,裁判过程是否透明也成为影响其对公平正义获得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一年里,针对一些当事人反映的不了解案件进度、审判过程不够透明等问题,全国各级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主导下,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司法公开,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最高人民法院自2016年7月1日起所有公开开庭案件都上网直播。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超过2680万份,访问量突破62亿人次,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裁判文书网。人民法院正在通过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司法服务。
亮点三: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2016年3月13日,周强院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时明确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一年过去了,通过周强院长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措施、一件件成果,我们看到的是全国各级法院凝心聚力、共破难题的决心和勇气,当然,更大的红利是不守诚信的人受到惩戒,胜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全社会诚实守信氛围正在形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阶段性胜利,同时随着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我们有底气也有理由相信基本解决执行难已看到胜利的曙光。
亮点四:完善巡回法庭建设实现工作重心下移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部署,是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基础上,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增设四个巡回法庭并全部正式办公,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建设掀开崭新一页,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通过积极开展巡回审判,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将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家门口的最高法院”更加贴心、赢得民心。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亮点很多,干货很多,让我们对法院2017年的工作充满了新期待,相信法治的春风必将吹进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