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年66岁的张敬民早就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作为有着几十年经营管理经验的老党员的她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眼科社区服务直通车项目中。
2006年3月17日的天津,一辆喷着养眼绿色的大巴车缓缓驶出天津市眼科医院。从那天起的十年间,张敬民便一直搭乘它先后奔赴过800多个地区,行程10多万公里,为12万人次患者进行了免费眼科义诊,带去了“光明”。转眼十年过去了,连“钢筋铁骨”的大巴车都要退休了,张敬民却还在坚守着。
义诊直通车的首个目的地是偏远落后的蓟县山区。2006年,三月早春的山区乍暖还寒,张敬民站在车外接待一个个患者时,双手虽然冻冰了,心里却是暖融融的。“这儿的生活条件艰苦和医疗设备落后,很多老人是被儿女背着、架着,甚至抬着来的,有的人这辈子都没有做过眼部检查和治疗。”她说,“在农村,大家烧柴点火、烟熏火燎的,时间久了眼里就会长胬肉;很多老乡眼睛模糊了,还以为这只是老眼昏花嘛,其实这属于屈光不正,配个眼镜就能看清了。”亲眼目睹老乡们大量的眼疾和错误认知,亲耳听见老乡们接受检查拿到免费眼药后的声声感谢,张敬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直通车项目的重要意义。
“做奉献还能有什么难的吗?”可就在她马不停蹄地打算开始出车义诊之时,意想不到的质疑冒了出来——“真的是免费的吗?”“不会是想卖药吧?”“会有多少回扣?”一盆盆冷水劈头盖脸地浇下来,惊得张敬民一愣一愣的。“做好事不应该这么难。”原来,曾有很多不良药商打着义诊的旗号高价卖药,不少群众都上过当,亏了钱,病还没看好。对此,张敬民只好耐心解释、详细解答,一点一点改变大家对“义诊”的误解。
数年间,直通车服务半径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内涵进一步拓展。2011年7月20日,直通车第一次走出天津,10多名医护人员奔赴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某部队边防站,为战士们送去“八一”建军节的“礼物”;2011年国庆节前,张敬民组织开展“关爱建筑农民工兄弟送健康”活动,为农民工们送医、送药、送健康;2012年七一前夕,张敬民等人奔赴晋、陕、豫革命老区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在那儿她们不仅先后进行了义诊,还为革命老区捐电脑,向乡镇中学赠运动服、运动鞋……每到一处,直通车不仅为当地送去“光明”、扶助贫弱,还为那里的医院带去义诊理念。受他们的影响,湖南湘潭仁和眼科医院等也自发组织学习效仿。
“我一直想学弹钢琴,也报名了老年大学,可一直没时间练习。”张敬民笑说等有一天她真正“退休”了,“想和老伴一起去旅行,沿着义诊的路再走一趟,好好欣赏一下曾经错过的风景。”过往的十年间,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和体力奉献到了一次次眼科直通车服务中。让我们一起对这位义诊老人说一声:谢谢你!(实习编辑/徐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