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小誓涵今年12岁,6年前来到“爱心小院。”吃饭时,她坚持要“高奶奶”喂饭。
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 郭城)走进全国人大代表高淑珍的院子,朗朗的读书声和高高竖立的旗杆让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家院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还没到开学的日子,但有时间志愿者任丽华还是走进教室,带着留在高淑珍家过年的七八个孩子一起读书。
小院里几个成年残疾孩子的就业问题,是高淑珍一直挂念的。“他们能自食其力了,也给社会减轻一些负担不是?”高淑珍说话声一如既往地洪亮。
1998年,高淑珍为了对儿子的一个承诺,在家里办起了“炕头课堂”。越来越多的残疾孩子走进“炕头课堂”并住了下来,“爱心小院”就这样叫开了。
近20年来,上百个残疾孩子走进“爱心小院”,成年后有的孩子带着高淑珍满满的爱离开,有的则选择继续留在这里。
临近中午,高淑珍开始为孩子们准备午饭。平时有39名孩子在小院生活,过年了有的就回家了。过年炖的肉都不吃,要等到孩子们开学那天人齐了才会拿出来。这是小院多年的“规矩”。
有事先替孩子们想,把残疾孩子当成亲生,这让孩子们都发自内心的喊她一声“高妈妈”。
小誓涵今年12岁了,6年前来到小院。因脑瘫早产至今没能甩掉轮椅,生活无法自理。
吃饭时,虽然妈妈在身边,小誓涵还是要让高淑珍喂饭。“奶奶喂,香。”
“她喊我‘高奶奶’,哎,我年纪大了。”高淑珍说。在院里晒太阳,小誓涵执意要“高奶奶”挨着她坐。
全国两会前夕,高淑珍到贫困户家走访。
全国两会前夕,高淑珍到贫困户家走访。
午饭后,高淑珍匆匆出门,她约了几个人在村委会办公室座谈。“两会这就要开始了,大家有啥建议呀?”
座谈会后,高淑珍又来到村里的贫困户王玉新家走访。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是第五年了,高淑珍说“自己上了一个台阶”。残疾人教育、就业一直是高淑珍关注的话题。“等我老了,他们的父母也没有了,这些孩子可咋办呀?”
这些年,政府和社会都很关心残疾人的教育、就业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小院里会上网、能打字的张杰等几个孩子,能不时接到一些单子,帮着把会议录音转化成文字。
39岁的张建永两年前也走进“爱心小院”,教大点的孩子做鞋。“等孩子们都学会了,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这也能换几个钱不是。”
当地政府划拨的10亩地,如今楼房已经建起来了,附属设施基本完工。“今年五六月份,孩子们就能搬到楼上了。到那时,‘爱心小院’就变成‘爱心大院’了。”
“今年我关注的还是残疾人的就业问题。”高淑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