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旧俗新风年味长 老传统过出新味道

中国新闻来源:新华社 2017年01月30日 04:5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旧俗新风年味长 老传统过出新味道

  新华社记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传统文化仪式感变迁中,老百姓乡愁不变,幸福依旧。鸡年春节,记者来到山西、辽宁、山东等地采访发现,各地人们浸润在古老民俗之中,逛古城、看灯展、吃美食,品味浓郁年味中文化获得感。

  朱颜未改 身在古城看世界

  在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51岁的民宿客栈老板娘雷彩玲迎来了一年之中最忙碌也最幸福的日子。她一边接待前来平遥古城看民俗的游客,一边与从上海回来的儿子儿媳按照古老年俗过节。

  在明清时期的老院落里,雷彩玲一家7口每人喝碗红糖水,吃碗“连年面”,长子原恩临带着妻女,与二弟、二弟媳给父母、亲戚拜年,长辈们把包好了的“岁岁钱”塞进小孙女的手中。

  雷彩玲是土生土长的平遥古城人,1997年平遥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这里旅游业逐步兴旺起来。颇具经营头脑的雷彩玲买下一处晋商大院,做起了民俗客栈生意。她家的客栈名叫“德居源”,三进院两层楼的院子里挂着大红绣球、宫灯,雕花木窗上贴着窗花,透着节日特有的喜庆。土炕和木架床上,摆放着色彩鲜艳的锦缎被面儿,古色古香。

  “春节小假期大概能接待200多游客,初三、初四达到客流量高峰。北京、上海、东北及周边省市的都有,有一家人来的,也有和朋友一起来的。”雷彩玲说,“大家白天逛古城,晚上围坐一起喝黄酒,涮铜火锅,好不热闹。”

  “德居源”客栈一年能接待约4000游客,8成是外国游客。“在和各个国家的人迎来送往中,我们的主人翁意识更强烈,觉得自己真幸运,不但能靠民俗旅游过上好光景,而且还能在身边看世界。”雷彩玲说。

  眼前灰色的古城早早就“穿”上了“中国红”,大气的灯笼和古朴的宫灯点缀着大街小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当地古建筑得到修缮保护,大街小巷的土路也变成了青石板路,古城墙外破旧建筑陆续拆迁。

  在这里,不变的是古旧风貌,变化的是开放带来的活力。

  蓦然回首 花灯里点亮幸福感

  古老年俗让平遥古城容颜更加美丽,也让传统年俗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和传承。农历新年第一天的傍晚,沈阳市北市场内灯火辉煌,造型各异的传统北派花灯点亮下的街道,游人如织。几盏走马灯吸引了不少旅客的驻足停留。

  走马灯的灯纱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景,一转动起来就仿佛使人看到了古代战争的厮杀场面。这些栩栩如生的走马灯是辽宁省花灯文化研究会会长、沈阳北派花灯传承人陈畅的作品,“在霓虹灯光闪烁的城市里展示传统走马灯,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春节看花灯是沈阳人的传统。早在清代以前当地就有了制灯、放灯之习俗。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每到元宵节那天,就带着众贝勒、大臣、蒙汉王公贵族等与百姓一起在四平街上赏灯,“当年的四平灯市可与北京灯会相媲美”。

  62岁的陈畅告诉记者,自己幼时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会自制花灯挂在大门前,手艺好的家长还会制作小型手提花灯,也就是走马灯,让孩子们拎着到路边玩耍。在那个没有夜间照明设施的年代,蜡烛点亮的彩色花灯是小朋友手里最时尚的玩具。

  近些年,为了让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北派花灯在更多的地方点亮,使赏花灯这一民俗得以传承,陈畅和他的同事们搜集整理有关沈阳花灯的资料,挖掘沈阳传统花灯制作的技艺,陆续整理出版有关北派花灯的照片、资料。最古老的走马灯也在沈阳灯会上重新开始转动,如今的人们在赏花灯、感受年味之余,还能体会“四平观走马,三日万巷空”的盛况。

  在这里,不变的是街头的年味,变化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

  寻常巷陌 花饽饽蒸出真笑容

  传统年俗不仅让手工艺人传扬老辈手艺的愿望得以实现,也为在传统技艺熏陶中的人们找到了新的生计。

  过大年蒸花饽饽是胶东年俗之一,在威海市文登区泽库镇寨西村村民于红宁家中,锅里升腾起的热气,夹带着饽饽蒸熟后的甜香,萦绕出浓浓的年味。林红用面团做出家人喜爱的样式,如金鸡、福猪、荷花、金鱼等,蒸熟后显得更加浑厚、朴拙,据说,蒸裂了口才算是上品,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蒸蒸日上。

  大年初二一大早,带领于红宁一起制作花饽饽创业的威海市文登区市民林红就到家中给她拜年。于红宁专门备了一桌当地美食等候林红一家,一道寓意新年大吉的炖全鸡、一道象征心想事成的红烧想鱼被各式花饽饽簇拥着。

  在三面临海的威海,当地农民长期以海为生,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祀海神、天地、祖先时,主妇们都要蒸制这种传统面食,其地位相当于饺子之于春节。

  于红宁在加入林红的花饽饽车间前是当地贫困户,家中连连遭遇不幸:丈夫出海过世、哥哥遭遇车祸、嫂子患癌。用传统饽饽手艺创业后生活得到改善,今年一年就赚了4万多元,她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通过私人订制和网络直销,农村主妇们的家庭美食也上了城里人的餐桌,林红说,“我们做出精致的花饽饽,贫困户发挥手艺特长、也变成了匠人,更重要的是,这让农民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在这里,不变是舌尖上的老味道,变化的是生活的起色。(记者王阳、王学涛、赵洪南)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