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风至鹤城鸣筝鼓 春归黎阳舞社火

中国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30日 09:1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大年初一,春风浩荡。冒着丝丝春雨,记者来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浚县。这里从正月初一开始,持续到二月二“龙抬头”,在1个月的时间内,来自周边晋、冀、鲁、豫、鄂、皖等6省近百个市县以及海内外的数十万计游人将纷至沓来,只为赴这一年一度历千载而不衰的庙会之约。

  “浚县正月庙会的形成,源自于当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支撑。”面对人山人海、长棚相接的热闹场景,浚县史志办的马金章告诉记者:“庙会,因庙而兴。十六国后赵时期大伾山上开凿了大石佛,人们自发地结社集会,朝山拜佛,这是最初形态的庙会。唐宋时期,由于朝廷崇佛向道,民间求神拜佛活动更是年盛一年,天齐庙、兴国寺等寺庙群的建立对庙会的发展推波助澜。到明朝嘉靖年间浮丘山建起了规模宏大的碧霞宫,使浚县正月古庙会形成了高潮。明清以来,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经过一千多年民间文化的熏陶酝酿,浚县正月古庙会逐渐走向兴盛,成为华北四大庙会之一。”“浚县正月古庙会具有时间长,规模大,民俗味浓,民间工艺品奇特等4个特点。”

  登山许愿,祈求平安,这是人们参加庙会的初衷,也是大年初一人们的主要活动。去往大伾山的路上,游人拾级而上,两侧的松柏树枝上红彤彤的一片,系满了红色的小布条,飘扬在空中,煞是好看。“一年之计在于春”,美好明天的风景,在春风里酝酿。

  长棚相接,熙熙攘攘,在庙会的民间艺品展示区,泥人、泥猴、泥狗、泥鸡等各种造型的泥咕咕、风车、风筝、布老虎、剪纸作品、字画及石雕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能看,还能吃。美食区那石子儿馍、饸饹面、豆腐皮、花生米、梨膏糖等民间小吃酸甜咸辣、原汁原味,令人流连忘返。

  “社火是庙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源于祭奠神灵、祭祀祖先、除旧迎新和祈福求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把戏剧中的人物、音乐、舞蹈融入社火表演。”浚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凤娟对记者说:“浚县社火的传统形式有舞狮、高跷、秧歌、大鼓、腰鼓、旱船、竹马、龙灯等,融汇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各种技艺与形式。浚县庙会的社火表演,从正月初九开始,到正月十六达到高潮。”

  风至鹤城鸣筝鼓,春归黎阳舞社火。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俗经典,遵循“留古、用古、承古、扬古”的理念,鹤壁市把浚县古庙会已经打造成“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古庙会为核心内容的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一个民俗文化表演和传承的大舞台,有力推动了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徐朝广对记者说。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