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广网上海1月27日消息(记者子文 周洪)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是除夕,对上海人来说,要做好今晚这顿年夜饭必须提前买好新鲜充足的食材和调料。但部分上海市民却放弃家门口的本土超市,宁愿坐地铁到离家较远的外资超市来采购。精明的上海人为何要“舍近求远”办年货呢?
在上海家乐福古北店,记者遇到了坐地铁前来购买食用油的齐先生,“乘地铁两站路,很方便。很多东西很便宜,比如面包、熟食品等,晚上来买,买一送一。”
位于上海古北的这间家乐福超市营业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是家乐福全球业绩最好的门店之一,因价格优惠、交通便利,不但吸引居住在周围的外国人前来购物,更吸引上海市民“舍近求远”,定期前来大采购。齐先生告诉记者:“像我周围的邻居基本上经常到这里来买,他们就骑自行车过来。因为便宜才过来买一次,大包小包,有些人一个礼拜来一次,我是两三个月来一次。”
早在2012年,上海古北地区巨大的消费潜能就吸引日本最大的高端百货公司“高岛屋”将海外的第四家门店落户此地。而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340家跨境零售企业中,已有180多家入驻上海,数量仅次于伦敦和迪拜列全球城市第三。上海已成为全球商业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成立已三年的上海自贸区也让智利的葡萄干、马来西亚的芒果汁、越南的榴梿饼等进口商品进入上海普通市民家中,成为“得宠”的年货。在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和海外供应链持续升级下,越来越多的洋年货在春节期间进入上海的弄堂、高楼里,正深刻改变人们的过年方式。
目前,上海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各类超市和连锁零售商店已接近7200家,全市2400万常住人口,平均近3400人就有一家,零售连锁业态发育程度全国领先。
在外资便利店“全家”买午餐的吴先生这样描述外资便利店和本土便利店的差异,“没有组合套餐,店太少,没有全家的店多。”
如今在上海的长宁、静安等市区,你总能在写字楼附近找到外资便利店,虽然价格略高但节省了时间。市民周先生表示略贵但是比较方便,“因为正好在写字楼下面,我不用出去跑。”
目前,上海还拥有15个市级商业中心、30多个地区级商业中心以及67个特色商业街区,全市标准化菜市场达960多个,社区微菜场超过1000家。
在全球跨境零售企业争相入驻的背后,是上海持续增长的庞大的消费市场。2015年,上海继北京之后成为全国第二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城市。2016年1月至11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左右。
2016年1月至11月,上海接待海外商旅游客人数创下新纪录,达786万人次;前11个月,全市235家退税商店共开具退税单1.66万单,退税商品销售额达2.36亿元,业务量居全国16个退税省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