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治国理政新实践·上海篇)上海自贸区成立三年各项创新之举激活市场活力

中国新闻来源:新民晚报 2016年11月23日 16:0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图说:上海自贸区以五十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四分之一的生产总值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上海自贸区三周年之际,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来到这里,第三次考察上海自贸区。

  3年前,上海自贸区在众人期盼中掀起“盖头”、开启中国深化改革的破冰之旅;如今,上海自贸区不辱使命,不当“政策洼地”,而是通过一项项制度创新筑就“改革高地”。在激发出巨大市场活力的同时,构建起一整套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并复制推广到全国,实现了“不当苗圃、要当试验田”的初心。

  便利化通关

  “猪鼻子”下岗

  33岁的茅晓峰,在海关一线卡口工作了7年多,对上海自贸区改革带来的变化,感触很深。

  在上海自贸区外高桥保税区海关七号门口,3年前,这里的卡口每天排着长队,因为汽车尾气厉害,工作人员们只好自己买来防尘面具戴上,大家戏称为“猪鼻子”。“如今,车辆过关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反而要加设减速带和限速安全警示牌,确保安全,‘猪鼻子’也下岗了。”茅晓峰笑着说。

  这样的变化源于自贸区不断升级的通关等便利化政策。自贸区成立3年以来,仅海关的改革就一项接着一项,先入区后报关、智能化卡口、单证无纸化、分送集报……这些改革福利的不断落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通关速度,让企业降低了成本,更赢得了商机。

  上汽通用参与上海海关推出的汇总征税改革后,税款备付资金由月均1亿元降到2000万元,月均盘活资金8000万,月均节省利息2万元,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据统计,自贸区通关制度改革后,一线进境货物入区通关时间平均缩短2到3天、成本平均降低10%;一线实际进、出境平均通关时间较上海关区平均通关时间缩短78.5%和31.7%。

  制度吸引力

  市场说了算

  制度创新有没有吸引力,市场最有发言权。

  上海自贸区成立伊始,许多人按照习惯思维赶来打听,“有什么优惠政策吗?”得到的答案多少让他们有些失望。在外高桥基隆路排队登记注册企业的人群中,开始时曾出现“墙里开花墙内香”的情况,新设企业中资比例大大高于外资比例。

  但随着自贸区负面清单、金融体制创新、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一项项落地,这种局面明显发生变化。

  从上海自贸区第二年开始,外资企业进入的步伐明显加快。如今,中国第一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第一家合资道路运输公司、第一家独资游艇设计公司、第一家独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第一家独资医疗机构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落地。许多企业表示,得益于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得以在这块改革的试验田里大展宏图。

  让自贸区发生墙里开花“内外香”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负面清单、金融开放创新等重磅改革举措。近日,上海银监局正式发布《关于简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机构和高管准入方式的实施细则(2016年)》(以下简称《细则》)。根据上海自贸区“金改40条”的要求,《细则》坚持以还权于市场、激发机构活力为出发点,按照“区内不低于区外”的底线原则和“争取区内优于区外”的高线原则,重点实施了几项简政放权创新举措。

  据分析,《细则》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大上海自贸区银行业改革开放试验的力度,有力促进上海自贸区银行业机构集聚效能和优化布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

  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自贸区内法人级和分行分公司级的银行业营业性机构数量占全辖的比重分别为69%、67%(未含村镇银行),其中外资法人和分行占全辖外资行的比重分别为82%和72%,华瑞银行、东正汽车金融、吉致汽车金融和广融达金融租赁等多家民营银行业金融机构陆续落户开业,自贸区银行业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既当“指南针”

  又作“桥头堡”

  上海自贸试验区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实体经济营造了更便利的营商环境,使自贸区不但成了将海外企业引进来的“指南针”,也成了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但是,“放得开也要管得住”,从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就被提上改革的重要日程。

  2015年8月,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探索主动将政府部门掌握的准入、监管信息,推送至网络订餐平台,纳入其信用评价体系,并向社会公示,推动消费者“看脸订餐、用脚投票”,保证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16年5月,上海自贸区市场监管局与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联手,向其推送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等多类企业信用信息和法定代表人信息,芝麻信用将接收到的失信信息列入行业重点关注名单,并披露给相关合作商户,在各种信用服务应用场景中对失信者酌情予以限制。目前已有5.9万户失信企业和160名企业法定代表人被列入其关注名单,“诚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步步受阻。”通过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的信用约束机制,让企业在自贸区“活而不乱”。

  据悉,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年不到,就有27项改革措施在全国或者部分地区复制推广,其中投资管理措施有13项,贸易便利化措施有10项,内容涵盖工商登记制度、先进区后报关等措施。

  上海自贸区3年,不仅从最初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今天的近120平方公里,更在广东、天津、福建等地复制出更多的“改革开放试验田”。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以十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浦东新区四分之三的生产总值,以五十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上海市四分之一的生产总值。

  润物细无声,正是在一项项制度创新中,上海自贸区承担的国家战略重任一步步成为现实。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