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苏南地区要着眼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上率先突破,为全省转型发展提供示范。”省党代会报告对苏南地区作出了这一新定位。参加省党代会的经济界代表认为,“四新”是江苏经济转型的新指向,不仅是对苏南地区的要求,也传递了苏中、苏北地区要坚持高起点发展的重要信号。
“四新经济”具有跨界融合、需求主导、动态变化、高速增长的特征,既体现了全球产业发展最新趋势,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代表们认为,“四新”经济是江苏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和动力源泉。
新技术——
瞄准前沿引领变革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前提和根本是技术创新,尤其是瞄准前沿、引领变革、替代传统的新技术。“江苏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辈出,有很多‘制造第一’,如果能实现更多的‘创造第一’,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是几何级。”省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王广基表示,江苏要涌现出更多新技术,必须发挥好“三个作用”,即省内各所大学优势学科的作用、江苏籍两院院士的作用、江苏在外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这是创新的重要宝藏。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李强同志在参加苏州团审议时特别指出,江苏创新要在全国领先,苏州首先要冲在全国第一线,这样的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而应该是引领性的,要有更多的原创成果。
“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是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省党代表、省科技厅厅长王秦介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江苏正在实施两个重大专项。一是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围绕未来网络、现代通信、新材料、新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到2020年组织实施600项以上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突破200项产业前沿技术,培育形成20个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链。二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围绕培育形成下一代互联网、纳米科技、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碳材料、智能电网等一批辐射力强、带动力大、附加值高的产业创新集群,集成推进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产业化,到2020年形成20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品。
新产业——
突出先导性支柱性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最终要落到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构建上。“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不是简单地看统计口径的归类、规模,关键看其在产业链、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省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分析说。
如何发展新产业?省党代会报告指出了明确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聚焦细分行业和领域,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方向,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
“江苏是全国率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份,已有较好基础。”省党代表、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介绍,江苏省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思路、目标导向、重点路径均作了优化调整,“更加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中心’‘一基地’建设,主动顺应新经济发展趋势”。比如,适应创意经济发展大趋势,新增加“数字创意产业”;适应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形成的巨大市场空间,将“海洋装备产业”拓展为“空天海洋装备产业”;适应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需求,将“智能电网产业”“新能源产业”整合提升为“新能源与能源互联网产业”。今后一段时期,江苏省将在前沿发展、高端发展、融合发展、提质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方面下功夫。
新业态——
在跨界融合上找机遇
伴随着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现有产业将衍生叠加出新的环节、新的领域,发展成为新的业态,在现代服务业中表现最为明显。省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有两个重要方向,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提升。
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刚刚在无锡举办,物联网将成为撬动江苏省经济转型的重要支点,加速跨界整合、集成创新、规模化发展。物联网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到了多个产业,也成为省党代会的热议话题。这几天,许多代表找到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代表,讨论依托物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金融主要服务个人客户,物联网金融的对象则是企业客户。”刘海涛分析说,随着平台上集聚的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将有效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较高交易成本,既为供给侧改革注入活力,也将培育出更多新业态。
“每一个新业态的萌芽、发展,都展现出了创新的巨大魔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省党代表、南京市雨花台区委书记、中国(南京)软件谷党工委书记黄河介绍,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和信息安全等产业,园区正在涌现出一批新业态,发展势头非常好。
新机制——
让企业唱主角
发展新经济,需要新的制度供给。参与省党代会报告起草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报告最终定稿前一刻,省委主要领导加上了“新机制”,充分体现了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高度重视。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对软环境的要求很高,缺少有效的市场激励、良好的政府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就难以孕育成长。”省党代表、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表示,新经济改变了过去政府主导产业定位的发展路径,企业从跟着政府走转为跟着市场走,不锁定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政府有形之手的“留白”突出了市场的决定性、企业的主体性。
行政审批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纵向可以撬动政府自身改革,横向可以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省党代表、苏州市市长曲福田表示,以即将开展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为抓手,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事项逐步集中,按部门条线开展的“串联审批”调整为按企业和群众创业办事需求为导向的“并联审批”,显著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对照新经济的发展需求,未来5年的改革任务繁重,既有眼前看得见的事项,也有未来发展中将遇到的新情况。比如,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的发展,就对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要求。省商务部门拿出了最新举措——
体制机制求创新方面,推广复制自贸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深化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和昆山综保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国家级改革任务,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贸易方式求创新方面,深化海门叠石桥和常熟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推进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发展,加快苏州和南京江北新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开发区转型求创新方面,探索大部制改革试点和“区域评估”新模式,提升苏州工业园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连云港东中西合作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功能,建设南京江北新区、中韩盐城产业园等新一轮特色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