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赣南:让红色遗址文物讲好长征故事

中国新闻来源:新华网 2016年10月20日 15:5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华网南昌10月18日电(记者袁慧晶 姜潇)到处是革命旧址,到处有红色文物。日前,记者随国家文物局来到赣南原中央苏区的于都、瑞金,了解当地如何用长征遗址、文物讲好长征故事。

  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一双草鞋与众不同——草鞋编织得很精致,几乎是崭新的,两只鞋的鞋面还各绑着一只绣球。

  草鞋的主人名叫谢志坚,草鞋是谢志坚出发前未婚妻送他的礼物。因为珍惜,谢志坚在长征路上只穿过两次:一次因为太想家,一次是做好了牺牲准备。抗战胜利后,返回家乡的谢志坚才知道恋人已被敌人杀害。后来,谢志坚决定把草鞋捐赠出来,让更多人知道那个年代的坚守和信仰。

  “长征精神的传承需要载体。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要变成一个可触摸、可感观的历史,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认为,散落在长征沿线的革命遗址和长征文物,能够让那段用脚步丈量的“人类精神丰碑”伟大征途鲜活起来。

  记者了解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收集的革命文物106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大多是红军及其后人、当地百姓捐献的。

  张小平介绍,2009年和2014年,于都县先后筹资2000万元对纪念馆进行扩建。最初简单陈列的单一展馆,如今已“变身”为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中央直属机关长征第一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于一体的纪念园。参观人数也随之实现倍增,今年已突破40万人次,长征精神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一些宗族祠堂也成为当年红军长征的见证。瑞金市象湖镇的杨氏宗祠是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红军学校自开办后至1933年秋,为红军部队培养各级军政干部6000多名。记者在这里看到,除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外,祠堂已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瑞金市博物馆保管陈列部主任谢春勇介绍,这里共有五座杨氏宗祠,均为砖木结构,分别建于不同年代,总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正中间的主祠一直被杨氏后人用于祭祖活动,但受限于财力,祠堂保存状况不佳。近年政府投入资金修缮后,成为当地老年人的活动室。

  “祠堂几年前还是破破烂烂的,屋顶都朽了,一到雨天就漏雨,地面满是青苔,潮气很重。除过年时会开着门,常年都是锁着的。”如今,60岁的居民杨炳发每天都有几个小时“泡”在活动室,和老友们玩玩牌、聊聊天。大家都很感谢政府出资把祠堂修缮一新。

  主祠旁的其他宗祠则被用来发展文化产业。记者了解到,2016年瑞金画院进驻该旧址。瑞金画院成员、版画艺术家刘辉刚租下了一间10多平米的房间当工作室。“这里是长征出发时的遗址,在这里创作更能激发灵感。”刘辉告诉记者,和他一样租下工作室的还有10余位画家,他们的创作方向大多是红色题材。

  “祠堂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也应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瑞金画院理事长王东北打算,每年再举办两三个红色主题的展览,让人们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还能铭记那段以鲜血铸就辉煌的历史。(完)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