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长征精神】长征胜利之本: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国新闻来源:宣讲家网评论 2016年10月20日 19:5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每当提起长征,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那片梦萦魂绕的雪山草地,记起肖华将军在纪念红军长征30周年时创作的那首《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这首诗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时的真实写照,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彰显了长征胜利之本——革命理想高于天。当年,弱小的中国工农红军,之所以能够顽强生存、英勇战斗而不溃散,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直至把胜利的旗帜插遍全中国,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比天高比石坚的革命理想作支撑。今天,我们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时候,抚今思昔,重温长征精神,重谈这个话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革命理想是指引方向的灿烂星斗。有人曾问过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同志想了想说:“跟着走!”。平淡朴实的一句话,饱含了红军将士对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革命路线的高度信赖与坚定信心。这里,没有盲目和盲从,而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目标的高度认同。崇高理想具有强大的内驱力,革命目标具有强大的牵引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崇高信仰和革命目标的统一,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历时两年的长征途中,面对世界罕见的困难和人类难以生存的环境条件,面对“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红军将士之所以没有屈服和害怕,而是英勇顽强、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坚定前行,就在于发自内心的对毛泽东同志远大战略眼光和非凡气魄的“真心拥护”。恰如一首歌中所唱道的:“抬头望见北斗星,战士想念毛泽东”。这是一种冲破教条主义桎梏、打破分裂主义挑衅、“吃一堑,长一智”的坚定选择。正是这种选择,广大红军将士坚信党中央的决策、路线是正确的、必胜的,有光明前途的,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跟着党中央走。于是,便有了邓小平“跟着走”之说,便有了钟赤兵3次截腿、单腿坚持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人间奇迹。

  革命理想是点燃希望的不熄火炬。长征是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下殊死搏斗的战争奇观——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和军阀势力的封锁扼杀,红军将士表现出了“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坚定理想信念。据统计,长征途中,“三方四路”红军先后参加战役战斗600余次,歼灭和击溃敌7个师19个旅100多个团,俘敌2万余人。而红军自身,牺牲营以上干部432人,长征出发时有8万多人,到达目的地时仅剩1万人,而看到新中国诞生的只有4000多人。漫漫征途洒遍了红军将士的鲜血,万水千山掩埋着中华民族的忠骨。很多烈士临终前深情地说:“为革命而死,死而无憾”。可以说,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只要跟着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红旗一定能到达”的理想信念。也正因为这种“为理想信念献身”的精神,红军才能够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压倒,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才有了李先念从祁连山回到延安被连降六职、却对党“痴心不改”;才有了李聚奎逃荒要饭、“行乞千里找党”的故事。张闻天在回忆长征时说:“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够有这样伟大的影响力呢?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充分表现出了她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牺牲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在长征中,我们曾经遇到了无数困难,许多困难几乎是不能克服的。然而我们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克服这些困难,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张闻天选集》第167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个理想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跟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它像火炬一样照耀着前进的道路,激励着红军将士奋不顾身,把困难踩在脚下,在绝境中求生存,杀出了一条条血路,克服了一个个难关,最终赢得了长征的胜利。

  革命理想是战胜险恶的固本元神。红军长征所处的环境可谓内忧外患。在内忧方面,既要警惕党内消极畏战、滋生逃跑主义,又要纠正和克服王明、李德“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影响,特别是要坚决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行径作斗争。面对这“三忧”特别是后者,红军之所以保持了内部统一而不分裂,最关键的保证和支撑,就在于广大红军将士对革命理想坚如磐石般的信念。这种坚定,刻入了骨髓、涌入了血液,足以抵御任何敌对力量,以至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没有带走一兵一卒,就连他的警卫员也不跟着走。红军长征面临的外患,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这种情势下,尽管红军将士“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但他们“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同心同德,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当战斗打响最激烈的时候,连总司令朱德都冲杀在前沿阵地,“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没有懦弱和退缩,没有忧伤和抱怨,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凶险所困,不为邪恶所惑。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固守着长征元神不散,用坚定的意志创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的同时,也创造了时代的辉煌。为此,毛泽东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西方人士如是评述:“这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本世纪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的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与之相比,汉尼拔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

  革命理想是凝聚力量的伟大磁铁。红军长征出发时是悲怆的,谁也不知道战略转移落脚点在哪里,何时才能结束,但基于对实现革命理想的神圣使命感,让每一个红军战士都坚信“革命不会失败,革命的火种不断,革命的高潮一定会来”,“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长征路上的战斗是极其悲哉壮哉的:湘江水被鲜血染红,祁连山让尸首成堆,雪山草地吞噬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但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懂得“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必须“奋起作战的最高勇气,不顾一切牺牲”,他们以整团、整师红军战士的牺牲为代价,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在长征途中,党的领袖们也曾受到排斥和打击,但是对革命事业和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把个人的命运与党的命运、军队的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拯救红军、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历史重任,领导中国革命踏上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足以说,漫漫长征路,宣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传扬的是工农红军的形象,播种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使命感。在“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社会迷惘中,长征不仅凝聚起了红军强大的军心意志,也向中国社会亮出了耀眼的理想之光、希望之光,形成了对民心民意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于是,便有了红军将士“官兵一致同甘苦”,便有了若干爱国青年舍弃“国统区”的优裕生活,纷纷奔赴延安住简陋窑洞、穿粗布衣。从本质上讲,这是革命理想的感召、革命信念的魅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

  有人说,理解了长征精神也就理解了我们党、国家和军队今天所正在进行的一切。这话说得好。一个伟大的执政党,总得有些精神,总是有伟大的信仰。一个奋发有为的民族,总得有精神沉淀,总得有共同记忆,总得有值得追随的精神地标。长征让中国人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长征精神让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浴火重生。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远征,更是传播理想信念的远征,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只有精神强大的民族、信仰坚定的政党才能经得起艰难困苦、风浪挑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得出的重要经验。长征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传承好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参观军事博物馆主题展览时指出:“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的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回顾长征,总结历史,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承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更在于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干好正在干的事业。今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虽然没有了当年的艰难困苦、背水一战,但我们党仍然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同样需要坚守革命理想信念。因为,只有发扬光大长征中的优良传统,高举信仰的旗帜,我们才能战胜风险挑战,完成历史使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为,面对国内外敌人围追堵截和新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引领经济新常态、破除改革阻力、激发创新活力,我们必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无畏担当,强化看齐意识,时刻与党中央看齐对表,高度信赖和拥护党中央、中央领导核心,坚决听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指挥,坚决服从和贯彻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坚决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者和践行者。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凝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阔步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作者系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军企文化融合专委会会长,教授)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