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信仰之路】年轻有为的他,如果没有牺牲……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6年10月21日 00:0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前言】

  8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余万红军用生命创造奇迹,他们突破上百万敌军围追堵截,跨越中国西部最险恶的地理环境,激越的河流、巍峨的高山、广袤的草地,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非凡的英雄史诗。十多万英魂长眠长征途中,仅5.7万人走到终点。

  80年后,长征红军仅存不到100人,平均年龄近100岁。今天,近50位老红军再次集结,长征号角再次吹响,共同开启尘封的风雨岁月。

  本文采访实录,均出自2016年中央电视台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拍摄素材。

  央视网消息:苍老形似枯枝般的双手,是岁月留给他的标记;沧桑却铿锵有力的声音,是他对信仰的坚定;时而浑浊,时而又迸发耀眼光芒的眼神,是他对英雄的怀念……每当回忆起当年那战火硝烟的岁月,年近百岁的洪明贵老人都会想起那位,在敌人重重包围中,拿着大刀,冲锋向前的年轻身影。

——编辑手记

  “吴焕先是个人才,他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一直到今天,我对他都还有印象。”

  “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

  八十年前,一场气壮山河的漫漫长征在中国大地上开启,它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耀眼的丰碑,是世界军事史上不凡的壮举,更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史诗。

  在这段路上,数不清的英雄先烈攀山走险,血洒征途,前赴后继。其中有一位英雄,他赤胆忠心,坚决革命,重组二十五军;作战勇猛,指挥若定,横刀立马敢为先;关爱战友,治军严明,实施民族政策,连毛泽东都赞叹!

  但是,这位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却因牺牲得太早,一直湮没在历史的云烟之中。他短暂且辉煌壮丽的人生,让许多人扼腕叹息。

  他是谁?

  他就是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

  “我最难过最伤心的就是吴焕先牺牲。”直到今天,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们只要一提起吴焕先的名字,无不热泪盈眶,老红军洪明贵亦是如此。

  洪明贵今年98岁了,当年参加红军时,也才13岁。这位小卫生员当年随军南征北战,枪林弹雨中,他愈发敬佩吴焕先。“个子比我高一点,声音很响,不胖也不瘦。”他用手比划着,努力回想吴焕先的样子,眼神渐渐浑浊,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吴焕先在,多危险的形势都会化险为夷”

  1934年的一个冬日,天气异常寒冷,雨雪交加,寒潮袭人。洪明贵所在的红二十五军,由吴焕先带领进至方城县独树镇附近,准备由七里岗通过公路。不巧的是,敌军早已于两小时前到达,并抢先占领了段庄、马庄、七里岗一线阵地。他们向红军发起猛烈进攻,而红军战士们衣着单薄,冻得连枪栓都拉不开,更别提开枪。不久,部队就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危急时刻,“吴焕先高喊:‘同志们,现在我们是生死关头,我们一定不能退,退了就死路一条’。吴焕先一手拿枪,一手拿刀,冲锋在前:‘共产党员跟我来’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将帅不惜死,战士敢拼命。“吴焕先这把大刀不但把敌人吓倒,也把我们的士气都鼓舞起来了,就连没有武器的脚夫也拿着扁担参加了战斗,最后终于顶住了敌人。”“没有吴焕先红二十五军很难存在,他是全军威信最高的人。”洪明贵竖起大拇指。

  后来,红二十五军的士气震动了蒋介石,他叫杨虎东带着主力部队来消灭红二十五军。庾家河镇的警备一旅旅长唐嗣桐放言“我消灭不了红二十五军拿头来见”。但是,结果却悲剧了!

  吴焕先看准了敌强我弱,不跟庾家河镇主力部队正面冲突,化妆成跟敌军一样,潜伏进了敌营。“我们去的时候他们还怀疑,当他发现我们的时候,二八三团到了,之后我们就把军旅处长俘虏了,他所有的设备我们都弄了。”

  最后回来以后,吴焕先不从原路回来,从另外一条路回来,并埋伏在袁家沟口,唐嗣桐整个旅直接进来了。“我们把唐嗣桐这个旅全部消灭了,俘虏了3000人。”

  庾家河战斗的时候,形势更是危急。当时正是上午,庾家河省委在开会研究创建鄂豫陕根据地,敌人突然来袭。“我们部队实在太累,一个排都睡着了,庾家河是个镇子,结果山头全是敌人。”

  第一个上去的就是副军长徐海东,徐海东上去没多久就被抬下来了。没过多久军长程子华两个手被炸烂了。军长副军长均受伤,吴焕先只好独挑大梁。在红二十五军生死存亡之际,他力挽狂澜,于革命低潮、斗志低沉之际给将士以希望,结果胜利结束了庾家河战斗,我军伤亡200人,敌人伤亡800多。

  于是,大家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哪里危险,吴焕先就会出现在哪里。他一出现,情势就会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吴焕先这个人年纪不大,但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对于吴焕先的能耐,洪明贵嘴上、心中满是称赞。80年过去了,在他心中,对英雄的敬仰始终未变。

  “走到哪儿,就把红军的优良作风带到哪儿”

  “我所谓的理想也好、信念也好,是在战争中锤炼出来的。在战争期间我才知道我参加红军不是为了分田地、打土豪,而是为了更高的目标就是要建立新中国,使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当年的漫漫征途对于洪明贵来说,不止是战争,更是精神和信仰的锤炼。

  有一次,二十五军深陷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缺衣少粮。吴焕先不仅不摆领导的架子,还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警卫员看到吴焕先黄肿的脸,悄悄寻来一点大米给他熬一小锅稀饭,吴焕先一口未尝,就让警卫员将稀饭全部送给了伤病员。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沿秦岭北麓转入山中,向西挺进,以策应党中央与主力红军。每到一地,吴焕先都教育部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切实做到秋毫无犯。

  吴焕先说:我们每天行军打仗,切莫忘了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他针对敌人散布的种种反动谣言,要求部队走到哪儿,就要把红军的优良作风带到哪儿,让新区人民群众晓得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工农队伍。

  他还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民情风俗,适时提出一些新规定。在到达回民聚居的兴隆镇之前,他了解到军阀部队在这一带所造成的民族隔阂,结合当地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专门为部队规定了过回民区必须坚决执行的“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禁止打回族的土豪,不准在回民面前说“猪”骂“猪”等等。

  部队在兴隆镇住了三天,临走时,回民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端着点心油果来欢送红军。清真寺的阿訇们,专门宰了几只肥羊,吹吹打打地簇拥着送到了军部。几个回族青年,还跟着红二十五军一块儿到了陕北。

  后来跟中央红军会师的时候,党中央还专门夸奖了红二十五军路过回民区时留下的良好印象,毛泽东说:“你们的民族政策水平很高,执行得很好。”可惜,这句话,吴焕先却没有听到!

  “他牺牲,红二十五军战士没有一个不哭的”

  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境内,攻占两当县城,渡过渭河,攻下秦安,如同闪电一般出现在陇东高原。

  在抵达甘肃泾河边上的白水镇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红军打算冒雨渡河,但是部队刚过一半时,山洪突然暴发,河水陡涨。敌军1000余人又突然从西锋镇方向猛扑过来,企图把红二十五军后卫部队压在河边吃掉。

  形势险恶,情况危急,吴焕先临危不惧,当机立断,率一部兵力直插敌人侧后,并高声呼喊:“同志们,决不能让敌人逼近河边,压住敌人就是胜利。”激战中,一颗子弹打中了吴焕先胸部,顿时血流如注。他使劲按住胸口,忍着巨大的疼痛,继续指挥部队冲锋,抢占制高点,把敌侧后截成两段。然而,在战斗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吴焕先却倒下了……

  徐海东已经过了河了,听到吴焕先牺牲了他又返回来,过了河抱着吴焕先开始哭,哭得感动了全军。“红二十五军那个时候的战士没有一个不哭的,那个悲痛的心情是很难形容的。”

  而那年,吴焕先才28岁……

  吴焕先是红二十五军不朽的军魂。当晚,战士们买来一口油漆棺材,将他掩埋在陇东高原。巍巍青山埋忠骨,英雄离去,可是他的精神却激励着战友们革命到底,继续向前。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据统计,在吴焕先所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走出了97位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他们是长征的领导者,也是长征的参与者,更是长征中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英雄,是一种情怀、一种气节,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担当!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饮水当思源,正是当年这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在风雨如晦中浴血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在当下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让英雄的力量薪火相传,让时代精神照亮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文/李珊珊)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