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前言】
8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余万红军用生命创造奇迹,他们突破上百万敌军围追堵截,跨越中国西部最险恶的地理环境,激越的河流、巍峨的高山、广袤的草地,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非凡的英雄史诗。十多万英魂长眠长征途中,仅5.7万人走到终点。
80年后,长征红军仅存不到100人,平均年龄近100岁。今天,近50位老红军再次集结,长征号角再次吹响,共同开启尘封的风雨岁月。
本文采访实录,均出自2016年中央电视台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拍摄素材。
央视网消息:你尝过饥饿的滋味吗?一天只吃一粒黄豆的那种。
你有过爬山涉水的经历吗?打赤脚,一天走240里野山路的那种。
你有过站在悬崖边上的感受吗?子弹穿身,炮弹轰炸,命悬一线的那种。
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亲身体验那些饥餐露宿,也无法体会那些与死亡的擦肩而过,但我们一定听过那些故事,感动过、震撼过……然而,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秦华礼老人告诉我们的,是另一段鲜为人所关注的长征掌故,或许这是长征所给予世人的另一种人生启示。
——编辑手记
“我叫秦华礼,四川通江人,1932年参加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9团二营四连做排长。”
时光倒流80年
秦华礼,是红军长征路上的“老通信”,今年高寿105岁了。
作为用两条腿走完长征路的老红军代表,退休后的秦华礼奔波各地做演讲,时常捐资助学,不厌其烦接受媒体采访。今年年初,他还走上过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舞台再次讲述了他的长征故事。
期颐之年,历历在目的往事,反反复复的回忆,只为心中的那点执念。长征,于秦华礼来说,是一段不敢或忘、更有责任传承给后人的人生印记。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有些事,一别就是一辈子。
“1932年吧。”老人一开口就把时光拉回到了80多年前,他依然清晰地记得是谁亲自送他参加了红军,又为什么让他参加红军。
那一年的他只有20岁,家里是赤贫,“出身好”,还识得几个字。也是那一年,他的家乡四川通江成为红军长征入川的第一站,让他和他母亲知道了红军,知道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就为这一个理由,母亲亲自送他参加了红军,开启了长征之路。懵懵懂懂的20岁就因着母亲的那份坚定而在心里种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
参军后,秦华礼肯打肯拼,屡立战功,1933年入党,先后参加了空山坝战役、万源保卫战、强渡嘉陵江、攻克剑门关、中坝和千佛山等战役。1935年,在千佛山战役中,他不幸被敌人的迫击炮弹片击中了大腿,无法行动。
“我这命大。”秦华礼的伤不轻,一度和其他重伤员一起被部队动员留下。然而,即便缺医少药到只能用从衣服上撕下来的布条蘸着盐水消毒,他也坚持要跟着红军队伍继续走。有一次,在经过一处险峻的铁索桥时,担架上的他和抬他的民夫遭遇了敌人的轰炸。情急之下,民夫把他丢在桥上。所幸炮弹没有打中他,桥也没有断,而民夫也没有舍他而去,在轰炸过后,继续抬着他走。
1935年9月,大难不死的秦华礼被调往通信学校学习无电线。经历过生死战火,22岁的秦华礼开始了他在长征路上的学习。
不只是行军
“任命秦华礼为南京邮电学院院长。 总理周恩来 1959年3月22日”,《开学第一课》上,秦华礼展示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任命书,秦华礼成为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而他与通信事业和教育事业大半生的缘分就是从战地里的通信学院开始的。
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但红军不做文盲的队伍。长征期间,红军大学、中央党校和秦华礼所在的通信学校一起,采取随军办学的方式,坚持“边行军,边学习”。在敌人的围追堵截、狂轰滥炸下,白天行军,夜晚学习。
周恩来曾说:“长征路上办学校,这是新鲜事。你们要告诉后代,说红军在几十万敌人围堵下,在敌机轰炸的间隙,仍然坚持学习电台技术,这可是相当宝贵的教材啊!”
战斗中的学习更注重学以致用,适应战斗的需要,而通信兵就是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
“没有一本教材,没有笔,在缴获敌人的铅笔之前,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铅笔。”秦华礼把长征路上的学校称为“三无学校”,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没有笔,削根树枝当笔用;没有教材,背上背个木板写上字,中文的、英文的,行军的时候看着前面战友的背板识字。
“学校有什么困难,什么都是自己搞,没有办法。”秦华礼在通信学校是排长,却操持着校长的工作,“三个班40多个人,他们的学习、生活,一切一切我都要管。”
秦华礼跟随长征队伍走了三次雪山草地,1936年6月,就在草地的中间,完成了他的毕业礼。“所以我讲,我们共产党员有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到最困难的时候,你的脑子最聪明。”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除了坚定的信念,还要有乐观的精神。乐观从哪来的呢?
秦华礼说:“共产党毛主席曾经讲过,困难是暂时的,最后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我始终这样认为,每次遇到困难,遇到危险,我都是认为这是暂时的,我能够克服过去,能够战胜他。”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是长征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是长征精神,众志成城、百折不挠是长征精神,而坚持不懈地学习,也是长征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学风万里长
听说,直到现在,南京邮电学院举办校庆,学生们都会举行跑步比赛,只因为他们的第一任院长——秦华礼,是用两条腿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人。
在我们后人看来,长征是一段定格的里程,但对于当时行军中的红军来说,长征的终点只在他们的信仰里,在对新中国的期盼里。
1936年通信学校毕业后,秦华礼先后任129师电台台长、晋冀鲁豫第四纵队通讯科长。1937年至1947年,秦华礼跟随陈赓、刘伯承等转战太行山抗战整整十年。
建国后,转业到地方的秦华礼,将这种信念融入到他建设新中国的工作中。他先后在四川、云南和北京等地的邮电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带着“长征精神”开启了通信领域的教育事业。1956年12月,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1958年,被任命南京邮电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之后,他带领师生一起下工地,打根基,建房子,一砖一瓦亲手建起了南邮,直至1983年退休。
“秦老,您辛苦了!”2016年9月20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的委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齐玉看望慰问了参加中央电视台《榜样》专题栏目录制的特邀嘉宾和“两优一先”受表彰代表,秦华礼是其中之一。
“我几十年搞通信,培养通信人才十几万人,深感自豪。”
长征让秦华礼百炼成钢、坚定信仰。在那段燃情岁月里,他没有虚度年华,雪山、草地、沼泽、险滩,每一处都镌刻着他的艰苦奋斗;他没有碌碌无为,树枝、背板、铅笔、电台,乃至于建设南邮,每一个都标记着他的理想主义的成长式。
80年前的长征,是秦华礼老人的青春,而今,百岁的秦华礼告诉我们,每一个青春都将是一次长征。(文/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