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网络媒体走转改】黔江水市村:红色乡村游引入互联网

中国新闻来源:重庆晚报 2016年10月16日 10:3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黔江区水市乡水市村境内,一条百年老街曾是云、贵、川三地贩卖骡子、马、牛的集散地,如今已是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贝——它就是带有红色记忆的水车坪老街。

  10月12日,重庆晚报记者跟随“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采访团前往水市村,目睹了当地依托红色文化,闯出脱贫新路的幸福景象。

  做旅游 首先保护红军树

  重庆晚报记者在水车坪老街走访时,不得不裹着厚厚秋装——这里气温相当低,让人不禁感到一丝寒意。眼前的老街有些冷清,77岁村民杨巨禄抱着外孙站在门前感叹:“这些年,村里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了。不过到了明年,愿意回家做生意的不会少,到时候就能团圆了。”

  杨巨禄带着重庆晚报记者进屋,指着门后一块石墩说:“这是贺龙当年在老街练功时用的石墩,父辈叮嘱传承下来的,准备捐给乡政府放进贺龙陈列馆。”

  百年老街会变成什么样?水市乡人大主席王开林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有关这条老街的专项打造计划最近就要启动,老街戏楼、四合天井院落、三圣宫将最大程度修缮还原,还要建一处贺龙陈列馆,为游客再现贺龙4次来此的场景。

  走进老街深处,一棵百年皂角树枝繁叶茂出现在眼前,高约14米,树冠冠幅达10余平方米,当地村民称之为红军树。王开林说,要做好红色旅游,首先要悉心保护好这棵树。几年前,红军树前新建起广场和纪念亭,成为当地红色旅游地标,也成为黔江区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促发展 政府扶持农家乐

  水市乡有天然氧吧之称,距城区50公里,平均海拔1200余米,夏季平均气温22.5℃,森林覆盖率73%。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当地依托红色文化,近年成群兴办乡村农家乐,主推红色避暑休闲游,助推村民脱贫致富。

  水市村2组离水车坪步行15分钟左右,如今打造成该乡农家乐一条街,也是当地高山移民搬迁集中区域,街道彩旗飘飘,村民们手拿洁具,打扫着门前卫生,小心呵护共同家园。

  “村民从高山搬下来建新房,多亏政府有扶持,开农家乐还拿到了扶持金,脱贫致富不能光靠政府,村民也要尽心尽力干活。”四季农家乐老板笑呵呵地对重庆晚报记者说。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为鼓励村民开农家乐,给出的扶持政策着实丰厚:高山移民搬迁户,每户可申请1至3万元扶持金;开农家乐一旦电视、床位等设施通过验收,每家可拿1至2万元补贴金;农家乐外墙由政府统一装修;建卡贫困户开农家乐,可分段获得补贴金;房间增设配套卫生间,也能申请资金补助……

  当地几家农家乐老板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去年起,村民创业激情高涨,每家都有新想法新打算,明年夏季游客来避暑,肯定会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卖产品 引入互联网思维

  民俗文化广场设置在距农家乐一条街约100米处,一栋新修不久的楼房,挂上了“乡村旅游游客中心”牌匾。该中心负责人、水市乡商委干部杨爱华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去年8月开始,他和返乡创业者一起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当地乡村旅游,闯出一条旅游脱贫新路。

  杨爱华说,他选择在市扶贫办搭建的“网上村庄”平台上注册,将当地农家乐信息发布上网,同时将当地乔巴菌、野生天麻、土鸡蛋等特产通过网销渠道外销,帮助村民增收。

  “就拿我自己来说,今年我家网销农家乐和土特产,所挣毛收入已有11万元。”杨爱华说,水市村今年依托红色旅游,已实现全村脱贫;目前水市乡开设农家乐100余家,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900万元;利用网销平台,已实现农副产品交易额140余万元。今年,该乡计划完成168户627名贫困人口越线脱贫。

  多知道点

  贺龙四到水车坪

  据水市乡有关记载,1914年秋天,贺龙一行来到该地贩山货、买骡马,在当时牛马集散地水车坪老街住了10天客栈,宣传革命思想。1916年,贺龙组建千人农民革命队伍,为加强民军装备,当年8月他再次来到该地大量收购骡马。1917年冬的一天深夜,贺龙第3次来当地过夜,次日踏上革命新征途。1934年5月6日,贺龙率领红三军攻打彭水,第4次来到该地,并在该地皂角树下召开誓师大会。 重庆晚报记者 刘建忠 李琅 摄影报道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