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网络媒体走转改】千龙网记者接力长征路:走好新长征,大步奔小康

中国新闻来源:千龙网 2016年10月09日 14:3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80年前,有一部两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红军将士们,越雪山,过草地,意志如钢,创造壮举,造就精神,濒临绝境的旧中国从此改天换地。

  80年后,千龙网的六位记者,从8月开始,到9月底结束,沿着红军的足迹,行程13200多公里,途径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六省,重走长征路,见证奔小康。走入田间地头,感受百姓新生活。

  80年过去,长征路沿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精准扶贫让更多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在江西:互联网开启脱贫新长征路

  采访中,记者走进江西的罗坳镇、东溪新村、华屋村……革命老区里的很多村落已经加入到了“互联网+”的大军中,“电商+农村书屋”“电商+物流”“电商+合作社”……仿佛一夜之间,科学技术在老区这篇血染的土地上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作为革命老区,江西于都主动拥抱“互联网+”和大物流时代,建设了85个淘宝村级服务站、222个京东村点,13个农村e邮服务站,覆盖了全县123个贫困村。于都已经成为江西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如今,红色革命传统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为村民致富发展铺就了一条创业之路。

  为了加快促进革命老区兴国县电商产业发展,深入激发农家书屋使用效能,探索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模式,2016年以来,“农家书屋+电商”的创新现代服务业悄然在兴国县兴起。据了解,兴国县共建设完成“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78家,在建设中的服务站44家,2016年预计可完成122家“农村书屋+电商”服务站建设,全县2016年1月—7月电商交易额已达9.2亿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达到2.5亿元,新增个人网店800余家。

  瑞金市华屋村,2015年建起了农村e邮服务站点、邮政速递,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村民只要将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并由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每日派专车装货、发货,他们的蔬菜就能销往江西省的各个角落了。

  此外,当地政府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模式、扶持一笔资金、提供一套服务”的要求,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大部分群众住进了200平米的大房子,41户群众脱贫致富、占原总贫困户数的70%。形成了“山上种油茶、田间种蔬菜、荒坡养蜜蜂”的产业发展格局,油茶种植面积300亩,蔬菜及瓜果种植面积176亩,养蜂300多箱。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长征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卯足了劲头去致富。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每个发家致富的村落里,总会有领头人共同带领大家脱贫,于都县的雷艳梅,瑞金市的廖秀英,华屋村的华崇林……他们在自己富裕了之后不忘村里人,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广大村民开启了脱贫致富的新长征之路。

  在湖南:团结一心帮家乡脱贫致富

  在湖南这片红色故土上,长征的印记无处不在。在脱贫奔小康的“新长征”路上,长征精神也指引着当地人民奔向新生活。

  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针,当地的很多年轻人也受到感召返乡就业,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杨斌就是其中之一。记者问他:“是不是因为家乡发展好了,挣得更多才回来的?” 他的回答出乎意料:“不是,说实在的,我现在不如在外面打工挣得多,因为我们村电商正在起步阶段,总得有人干。我觉得为自己家乡出力气,更有奔头。值!”

  在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34岁的村民周祖辉利用自己家乡盛产蜜柚的天然优势,做起了果品深加工,把纯天然的蜂蜜柚子茶做成了当地特产。作为村子里“先富起来”的人,周祖辉的公司、加盟店不但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他说:“小时候家里穷,我没读过什么书。希望这些孩子别像我一样因为贫困辍学。” 不计个人得失、脚踏实地、团结一心脱贫致富,正是长征精神的传承。

  以张家界市为例,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张家界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33万人减少到19.6万人,三年减少13.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22.5%下降到13.4%。为落实旅游精准扶贫,2016年张家界建立了236个贫困村旅游档案,包装打造12条旅游扶贫精品线路,力争年内有6条旅游扶贫精品线路通过验收,还计划培训15000人促进就业。预计到2019年前,全市4个区县将全部“摘帽”,416个贫困村整体退出,19.6万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在贵州:绿茶青山变身为金山银山

  多彩贵州,是中国西南的天然氧吧,这里生态保护良好,绿水青山,绿树茵茵,这是贵州行的最直观感受,也是贵州脱贫致富的最大法宝。

  在湄潭县兴隆镇的田家沟,确实有身在江南的感觉。水里,碧波荡漾,山上,茶树葱绿,路边,都是二层小楼。湄潭是著名的茶城,在湄潭的街上,有一个特别大的茶壶,也算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田家沟,是茶城的一个代表。

  据兴隆镇党委书记陈清松介绍,这里的茶农,每亩的收入可以达到5、600元,茶叶质量高的可以达到8、900元。全镇的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1万1千多,其中7500元来自于茶叶收入,基本占据了三分之二强。

  在瓮安县,曾经在五金厂打过工,做过水果批发生意的黄先生,如今有了鞋业公司,解决当地几百人的就业问题,全靠当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贵州省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政治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彻底扭转了长期在全国挂末的被动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后发赶超之路。

  贵州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列举了一组数字加以印证。按照国家扶贫标准2300元(2010年不变价),截至2015年,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493万,占全国总数的8.8%,贫困发生率14%。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贫困县66个,有934个贫困乡、9000个贫困村。在国家确定的“11+3”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涉及贵州省的有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三大片区”,覆盖全省85.3%的国土面积,91.2%的贫困人口、90.6%的贫困乡镇、92.1%的贫困村、82.5%的民族乡镇。

  同时,受区域整体贫困与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并存、经济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三重矛盾”的制约,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大幅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扶贫产业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至2015年,贵州全省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预计从33.4%下降到14%,按省定标准累计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

  “十三五”期间,贵州将深入实施“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认真落实“1+10”配套文件,实行“倒计时”,制定“作战图”,立下“军令状”,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用心用情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如期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在四川:蜀道再难也挡不住致富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本次采访,5天2000里的路程,其中山路占了一大半,在绵延的夹金山山路上行车,道路一旁就是万丈深渊,手机信号经常会中断。一路上风一阵雨一阵,时而晴天时而阴天,甚至九月还下起了小雪,这就是红军当年走过的路,艰险无比却又如此的壮美。而在夹金山两边生活的老区人民也走出一条属于他们的致富路。

  雅安宝兴县是红军翻越夹金山的起点,“万众一心、紧跟党走、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舍小家顾大家”是老区人民对红军精神的传承,如今他们在政府的带领下,坚持“山上种树子,山腰挣票子,山脚填肚子”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并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打造高端民俗旅游景点。

  据宝兴县雪山村村支书李德安介绍,“全村146户,如今仅有4个贫困户,我们建设了村民合作社让所有人参与进来,让所有人都富起来。同时打造有别于农家乐的高端民俗旅游产业,目前以现有的50户的规模一年能接待游客5至7万人。未来将因地制宜打造休闲农业、四季花海、以及健康疗养中心做成一条产业链,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扶贫奔小康从来没有教科书,只能结合当地特色发展适合的产业,宝兴县的人民正书写属于他们的奇迹。

  而在夹金山的另一边,一条“玫瑰致富路”也正在铺就开来。阿坝州的小金县的致富带头人陈望慧带领百姓在海拔2700米的夹金山脚下种大马士革玫瑰花。适宜的温度和海拔,不喷农药,粗放式的种植方式,渐渐地,小金县的玫瑰花香飘出了大山外,很多人慕名前来高价收购,如今小金县的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加盟玫瑰合作社的老乡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玫瑰花产业已带动小金县13个村、1107户农户种植玫瑰花,其中包括105户贫困户。由每年仅有几千块的收入到如今数万元的收入,小金县的百姓创造了增收的奇迹。

  蜀道再难,也修得出一条“通天路”,地震再大,也震不垮芦山百姓奔小康的信念。2012年的“芦山地震”龙门乡白伙村位于震中,这里也曾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而白伙村的村民不仅没有被震倒,而且还高标准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这“五大重建”从根本上改变了芦山地震灾区的面貌,重建出一个美丽幸福的新家园。同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以“流转保底、利润分红”为基本原则,农户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把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成立旅游联盟,着力发展乡村旅游。

  芦山县龙门乡党委书记陈钢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的努力,地震灾区已经‘浴火重生’,龙门乡要从‘三年基本完成’走向‘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

  在甘肃:在大山里建设好崭新农村

  沈家岭、周湾、继红村、颉岭村、高寨村……记者在近一周的采访行程中,“精准扶贫”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也因此得见了平时很难有机会到达的广大甘肃农村地区。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几乎被用到烂俗的标语,在这次经历中让人有了相当深刻的体悟。动辄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在各种急转弯中盘旋前进,虽然梯田环抱中的风景足够悦目,但还是不可避免地想到,过去没有这些盘山路,村民出来一趟要多不容易。听当地干部说,这里修一条公路的成本是平原地区的两到三倍。而如今得益于这些努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进入大山里的百姓家,让城市与农村的交流变得便捷,不光能让山里的“宝藏”走出来,更能让外面的思想和技术进入农民的视野。

  虽然走访的几乎都是贫困地区,但整体的村容、农民家的陈设都令人有些意外——完全不是想象中封闭落后的山村模样。记者的童年时期,也有不短的时间生活在北方农村,从经济条件来看,家乡农民要比这次见到的甘肃农民好上许多,且不那么依赖农业,多数人除了种田之外,还有自己的小生意。但是,家乡的村容比起这里,却似乎差上那么一点儿:至今仍有主干道路段坑坑洼洼,每到雨雪天气就泥泞难行。而在沈家岭、在颉岭村,整洁的柏油路和随处可见的新房子,确确实实说明了当地精准扶贫的成效。

  今年上半年,记者曾参观北京市通州区仇庄村,也是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仇庄村委会统一规划,家家户户都建了同样形制的房屋,像一座大型的住宅小区。而在平凉市崆峒区的贾洼村,也出现了同样的场景,村民整体搬迁到新村,即将住进一栋栋灰白相间的二层小楼。

  当然,除了硬件,农民的思想状态和文化水平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文化广场或活动中心,健身器材、宣传壁画、阅读室、公共卫生间一样不少。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沈家岭村的村民朱应平,靠种植百合、双垄玉米等成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的一位老党员家,一进门就是取自庐山白鹿洞书院西厢房廊柱的对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充满了书香气息;而在今年刚刚脱贫的庆阳市环县高寨村村民李鹏智的家,一台电脑赫然摆在卧室桌上,与四周简朴的摆设格格不入,李鹏智说,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兰州上大学,这是他们买的,儿子不在家的时候,老两口虽然不会上网,也总是收拾地干干净净。

  这才是扶贫更重要的意义。盖新房固然重要,但只有思想上脱贫,才能真正改变这些山村的命运。

  在陕西:小苹果带来一门大生意

  除了兵马俑,苹果似乎已经成了陕西的另一个标签。

  陕西的关中平原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也被称为渭北平原。据专家确认,陕西的渭北平原是全世界唯一符合苹果生产7项指标的优生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连片种植苹果区域,苹果产量占全世界六分之一,种植面积高达1040万亩。陕西的洛川县则是陕西苹果的发源地。

  借助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在县委、政府的努力下,洛川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走在了时代前列,出陈推新的创建了“四位一体”模式:电子政务、电子农务、电子商务、电子党务。

  有着苹果之乡誉称的洛川县,通过采用标准化管理,洛川全县50万亩苹果园全部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苹果)原材料生产基地认证,苹果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效益大幅提高,全县六成以上果农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全县苹果总收入40亿元,延安·洛川苹果的品牌名扬海内外。

  洛川县还投入了巨大资金完善苹果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苹果关联产业链,还在2011年兴建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只有让农民的收入不断提升,才有广大农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洛川县委书记彭安季说。

  据了解,洛川县将进一步突出“洛川苹果”名片,加快“互联网+农村”建设,推出线下农村商业孵化园区,打造一个西北苹果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中国苹果定价中心。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在革命老区延川县,163个行政村里全部都进驻村了工作队,他们完善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其稳步脱贫,已经成为当地贫困户的主心骨。

  延安作为革命老区,也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扶贫机制,继续加大组织保障力度,已经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的联动和传导。

  千龙网记者接力长征路,走入田间地头,走进老乡家,看到了他们的笑容,听到了他们的讲述,感受到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80年过去了,但是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大步向前奔小康。(文/刘阳 包萌 林涛 扆妍妍 马文娟 赖仁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