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一举夺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奇迹。80年过去了,被长征精神洗礼过的红色老区,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上甩开步伐,涌现出一批新时期脱贫致富的带路人。
8月23日至9月底,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举行,包括中国经济网在内的近百家网络媒体编辑记者,一路探访红军经过的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6省份的革命老区,感受革命老区在新时期焕发的新生机,走近那些带领百姓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
杨朝军:大力发扬长征精神 带领百姓大步奔小康
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乡海拔2400米的大山腰上,坐落着一个小村庄,叫嘎日村。嘎日村山高气寒,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较差。以前到村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汽车开不上去,大多数农资、农副产品主要靠人力搬运,大的物件得靠牲口驮。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位于中华大地西南方300公里的小村庄也在奔小康的路上奋力前进。而嘎日村村支书杨朝军,是这个奋进村庄的带头人。
图片说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乡嘎日村村支书杨朝军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摄
杨朝军是藏族人,在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下长大。1935年6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入宝兴县境,征服了夹金山,在山北小金实现了与第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红军长征经过宝兴留下了三越夹金山、陈云出川、地下党员席懋昭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给宝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激励着宝兴人奋勇向前,也铸就了“挑战极限、不胜不休”的宝兴精神。
杨朝军从小就在红军故事中长大,受红色文化熏陶。2007年被公推直选为嘎日村主任,2010年11月被公推直选为硗碛藏族乡嘎日村党支部书记,成了嘎日村的“领头人”。其实,在任村干部之前,杨朝军就是当地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任村干部后,多方筹集资金110万元,硬化了村内大部分道路,实现机耕道“户户通”。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杨朝军来不及顾及自家的严重损失,无偿提供机具疏通硗碛至宝兴公路,还发动亲朋好友20人,在靠近县城的省道210线旁搭上帐篷,向受灾群众、抗震救灾队伍、志愿者等免费提供“爱心餐”,时间长达一个月。他第一时间交纳特殊党费1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嘎日村全村捐赠6万余元,是全县捐款最多的村。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杨朝军总是全力帮助群众重建,竭尽全力解决群众重建中的问题;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他率先行动,带领全村群众修建了雅安地震灾区震后第一条牧道,开启了全村牧民灾后产业致富的“通天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条路从海拔2180米修到3960米,环境艰苦,而且资金短缺,修路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更大的困难还是来自有些路段的危险。杨朝军回忆起,修到一段危险很大的路段,十几个修路师傅中有四个“甩手”说:“我们不干了,命都保不住,还修什么路!”
四个师傅走后,杨朝军带领其他师傅继续修路,直到30多公里山路完全修完。问到支撑他坚持下来的精神支柱,杨朝军思考一下,想不出华丽的辞藻,只说:“作为夹金山下长大的娃,当年红军三越夹金山那么难上加难的路都跨过去了,现代人们生活已经好那么多,有什么理由退缩?”
“有什么理由退缩?”这句话不止是修路,在迈向新生活、大步奔小康的路上更是不停歇。杨朝军介绍,修完路之后,嘎日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大大便利了百姓养牛、养羊,更直接让百姓的钱包变厚,嘎日村百姓的人均年收入由1000元,增加到4000左右,在奔小康的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龚海华:十八洞村80后村支书的脱贫致富梦
图片说明:龚海华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并领奖。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一棵树爱上十八洞村。”如果当初没有选择留在湖南省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当村支书,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龚海华应该会成为一名军人,在部队里施展着另一番抱负。
十八洞村因村内有18个天然溶洞组成的巨大溶洞群而得名。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的龚海华放弃入伍的机会,选择回到湘西老家,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担任村支书助理。
“刚到十八洞村时,第一印象就是这里太穷,环境差、交通闭塞,村民们用水用电都成问题。”龚海华笑着说,尽管当时父母很反对,但他毅然选择留下来,“我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施展拳脚的好地方。”
龚海华下定决心要为十八洞村做点事情。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与村民们促膝谈心,谋划发展,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
“习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让我非常激动,更加坚定了我在这里干一番事业的想法。”4个月后,龚海华通过竞选,全票当选十八洞村支书。他坦言,担任村支书后,压力很大,“一是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都特别关心、关注村里的发展;二是老百姓的殷切期盼”。
龚海华告诉记者,通过外出学习取经,十八洞村提出了“跳出十八洞、建设十八洞产业”的扶贫思路,并开展精准扶贫,即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精准改善居住环境、精准服务民生事业、精准组织扶贫力量。
2014年初,花垣县委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将基础设施建好了,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产业。村民慢慢富起来,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青石板路,破木屋变成了青瓦房,还砌上了颇具苗乡特色的泥巴墙,冬暖夏凉。
龚海华说,真正实现脱贫的关键还在于产业发展。十八洞村因地制宜确定了五大产业:劳务经济;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烤烟、猕猴桃、野生蔬菜、冬桃、油茶等种植;特色养殖业,如湘西黄牛、养猪和稻田养鱼;苗绣;旅游服务业,以对接周边县市短期游为主。
如今的十八洞村村容村貌更美了,村民也富起来了。龚海华介绍说,自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长115%,减贫61户269人。
小金县陈望慧:让“高原玫瑰”开满大地
图片说明:夹金山下玫瑰园。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中国西南夹金山脚下,生长着一大片玫瑰花园。每到盛开时节,红色的玫瑰在青山的映衬下鲜艳迷人。这片玫瑰园属于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负责人是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村主任陈望慧,她有一个和她多年经营的花儿一样美丽的微信名,叫“玫瑰”。
陈望慧告诉记者,小金这片土地土地给予她一切,这些年的发展让她感觉很幸福,她也有一个中国梦,就是让老百姓脸上笑起来,让这片土地繁荣、富裕起来,让玫瑰花开满这片土地,让世界闻到玫瑰的花香。
作为一名村主任,陈望慧最大的压力就是如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望慧接触了玫瑰,并想到能否让种植玫瑰发展成为一种致富的产业。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陈望慧独自一人先后到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九个省区考察,并且多次请教专家,逐步掌握了玫瑰种植的技术。
2012年,陈望慧牵头成立了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动员冒水村村民试种了50多亩大马士革玫瑰。玫瑰花采摘后带到兰州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产品品质得到了玫瑰行业专业人士、专家的一致好评。
不出门就能赚钱,这让村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到目前为止,已带动小金县13个村、1107户农户种植4000余亩玫瑰,其中:带动贫困户105户,“残疾人家庭”88户。如新桥乡共和村刘玉强,2015年种植玫瑰一亩,2016年产鲜花135斤,每斤10元,收益1350元。2017年预计亩收入3000-4000元。通过种植玫瑰,在2018年进行丰产期后,每年可为农户带来2000多万元的收入,这将让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
提到未来的发展愿望,陈望慧羞赧地笑了。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延伸玫瑰种植产业链条,走上高端化、精细化的模式,希望“高原玫瑰”更多地走出去。清多香专业合作社将积极与高校合作,与相关企业对接、洽谈,开发更多的玫瑰系列产品,美好的前景、稳定的销路,将为玫瑰的种植、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产业的逐步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合作社也将增加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玫瑰园。
此外,在实现玫瑰产品深加工的同时,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将建设“高原玫瑰”生态园,将当地藏民与玫瑰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成以’观光农业’为主体,凭借四姑娘山景区的区位优势和小金旅游即将进入高峰的契机,充分挖掘玫瑰产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打造具有不可复制的以“高原玫瑰”为主题的新高原农业生态园。
“养牛致富能手”马畔单:带着村民同奔小康
图片说明:科学化养牛让村民们走上了小康之路。
马畔单是甘肃省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常湾社村民,现年44岁,回族。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头脑灵活,勤钻研、爱思考,喜欢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
过去,马畔单依靠传统放养的养殖方式,付出了很多艰辛,但肉牛育肥效果不明显,牛的品质低,市场价格不高,难以发家致富。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设备简单、牛舍要求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牛场,自此开启了他的养牛事业和致富梦想。
2008开始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20头基础母牛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瘟疫使雏牛病倒一半。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马畔单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的亏。他下定决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此后,马畔单主动多次参加养牛技术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暖棚养牛、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防疫能力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养殖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实践中马畔单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马畔单抓住精准扶贫贷款有利时机,与其他村民合资贷款20万元,顺搭颉岭村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顺风车,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并与平凉市景兴食品厂、新世纪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所有的肉牛产品均销往以上公司,年净赚5万余元。现如今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建设80米长的养牛棚2个,养牛数量高达20头,一年平均出栏三茬,年收入高达10万元。
日子越过越好后,马畔单主动积极参加乡村各项活动,1997年至2002年,担任颉岭村常湾社社长,2015年担任村护林员,在工作中,他一直本着吃苦耐劳、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对待村民,马畔单总是热心诚恳,同时遇到困难,他总是积极伸出援手。一直以来,他与村民相处甚是融洽,深得村民信任,被大家当作知心人,贴心人,谁碰到困难都愿意找他倾诉,让他帮忙解决。村里其他群众在他的带领下,积极学习各种养殖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建牛棚,引进新品种,科学化养殖,一同实现了致富梦,被当地群众称为“养牛致富能手”。
(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整理 综合中国经济网、华声在线、东方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