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长征精神:逐梦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4日 03:3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8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途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坚信党的领导、坚信事业必胜的革命乐观精神

  红军长征是在革命遭受巨大挫折的危急关头进行的一场战略大转移。从离开瑞金到渡过湘江,不到两个月时间,中央红军由8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然而,面对战场的失利,面对国民党军的飞机大炮,面对滔滔江河、皑皑雪山和茫茫草地,广大红军战士不是变得精神沮丧和神情颓废,而是始终保持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在行军途中,红军领袖乐观风趣,红军战士以苦为乐;在战斗期间,指挥员沉着冷静,战斗员机智勇敢;在战争间隙,老同志横笛抒怀,小战士搂枪倾听。正是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红军排除万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被困难压垮,不被死亡吓倒,就是因为相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是因为相信中国革命的正义事业,就是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矢志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这是一项几代中国人长期为之奋斗的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少不了困难和挫折。只有继承和弘扬好坚信党的正确领导、坚信革命事业必定胜利的长征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才能如期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畏艰难险阻、勇于争取胜利的艰苦奋斗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红军缺吃少穿、缺枪少炮、没有交通工具、在敌人围追堵截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的。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幅幅英勇感人画面背后是一个个悲壮故事,彰显出的是红军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伟大精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谱写出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革命乐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不竭动力。经过几代人上下求索,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也富起来了,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而越是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越是会遭遇困难和磨砺,越是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艰苦奋斗。行百里者半九十。物质上富裕显然不能成为精神上懈怠的借口和理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能否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只有传承和弘扬好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才能克服各种怠惰思想和畏难情绪,攻坚克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期顺利实现。

  坚持独立自主、敢于突破陈规的求实创新精神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并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扎在那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客观实际独立自主地探索和选择的结果。从湘西到川黔边,再到川西、川陕甘……最后到陕北,党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努力探索、科学决策,从而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间,“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的政治杰作遵义会议,结束了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为中国共产党掌握自己的命运、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扫清了障碍;“调虎离山袭金沙”的军事杰作四渡赤水,打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计划,使红军一举渡过金沙江,取得了这场战略大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独立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自主地位。正是这种独立自主地位,使党能够在瞬息万变的险恶环境中作出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从而保证了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中华圆梦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走了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迥异的和平发展的民族复兴道路,在国外寻求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促进互利共赢;在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也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只有继承和弘扬好求实创新的长征精神,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实际解决复兴道路上的问题,才能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坚决服从大局、甘愿自我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军长征是一曲顾全大局、甘愿自我牺牲的革命交响乐。主席把担架让给病号、将军把战马让给伤员、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同志,泸定桥22名突击队员、大渡河17位勇士争先请战……全军上下,到处洋溢着把困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把方便和生存的希望留给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从红军长征全局来看,各路红军不计自己的安危得失,紧密配合、密切协作,无怨无悔地吸引和牵制敌军,有效掩护中央主力红军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万众一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坚决服从和服务大局、勇于和甘愿自我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每一个红军战士,产生了无坚不摧的力量,创造了红军长征的奇迹。站在中华圆梦的新起点上,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干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蔓延及患得患失、不敢作为的状况,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继承和弘扬好无私奉献的长征精神,始终牢记和践行“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服从大局、淡泊名利、不讲价钱、不计个人得失,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用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激发全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巨大激情,夺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的新胜利。

  真心服务群众、始终依靠群众的生死与共精神

  作为穷苦人的队伍,在长征的艰难困苦中,红军始终没有忘记关心和帮助穷苦百姓,始终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坦诚相待。所到之处,不仅对群众财产秋毫无犯,而且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在湖南汝城,三个红军女战士将自己唯一的棉被剪一半送给贫穷村民;在贵州黎平,毛泽东将身上的毛衣脱下与一条被单、两袋干粮送给因冻饿倒卧路旁的老年妇女;在彝区,刘伯承与沽基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这些赢得了彝、藏、苗等少数民族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金沙江的艄公、大渡河的船夫、茫茫草地的藏族通司,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以想象的困难,都是在当地群众帮助下解决的。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途径之地,红军放手发动群众,群众革命热情汹涌澎湃。军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形成强大的合力,保证了长征的胜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过去的长征如此,今天的新长征也不例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继承和弘扬好真心服务群众、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与人民生死与共的长征精神,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动员、鼓励、支持广大人民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推动中华民族早日圆梦。

  (张忠家、杨值珍,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