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网络媒体走转改】不忘长征魂 再写扶贫新壮举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6年09月27日 10:3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 (记者 王小英)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人守望历史的星空。

  80多年前,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开始战略大转移,进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80年后如何践行长征精神?

  9月19日,中央网信办组织开展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甘肃站正式启动,采访团踏上了甘肃这片红色故土,穿越4市7县(区),7天时间行走2000多公里,探访长征遗迹,聚焦精准扶贫,感受这片红色土地上长征精神的传承。

  从兰州出发,眼前很快呈现出沟壑纵横的景象,这里便是会宁。80年前,正是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标志着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从会师桥步行前往会师纪念塔,一路沉默无声。高耸的会师塔、庄严宏大的会师门,那些曾在书本中出现的景象越来越清晰。

  为何在会宁会师,会师后红军将前往何处?采访团接下来的行程或许能给出答案。9月22日,采访团来到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

  1934至1935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华池县建立了西北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使陕甘边与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地域达到三十多个县,成为全国唯一硕果仅存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稳固的落脚点。

  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里,纪念碑上刻着600多名位英烈的名字,还有一面无字碑格外引人注目,讲解员说,当年牺牲的英烈很多已无从查证姓名。

  甘肃作为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到达部队人数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在全省留有大量的遗迹,这些革命遗址构成了甘肃丰富的红色文化。

  遍布各地的红色革命遗址,讲述着长征艰苦岁月中那些激情燃烧的故事,见证了红军战士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传奇。

  这些革命遗址是打开当代中国革命历史的钥匙,让采访团成员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精神洗礼: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当红色大军在1936年10月胜利会师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一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长征精神已溶于这片土地,如今,在攻坚扶贫的新长征路上,甘肃步伐铿锵。

  在会宁县周湾村,为抵抗当地干旱少雨的恶劣条件,修建了滴灌工程,村民们除种植玉米、土豆、糜子、荞麦等杂粮外,村民还建起了温室大棚,收入倍增;

  在崆峒区颉岭村,为了让百姓挪出穷窝、拔掉穷根,政府整合多项扶贫资金削平山顶,集资修建整齐划一的房屋,让居住在山窝里或半山腰的村民搬出来,让他们告别“出门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喝水基本靠挑、打开电视雪花飘飘”的生活,同时还修建牛棚,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

  在崆峒区贾洼村,修建的新农村让采访团成员感叹,住在这里要比城市舒服太多;

  在静宁县,村民们大面积种植苹果,如今静宁苹果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在华池县南梁乡,红色文化旅游办得红红火火,村民住了十多年的旧窑洞摇身一变成了游客喜欢体验的农家乐……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正是这种长征精神与力量的支撑,激励着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用实际行动,改天换地,改变命运,抒写扶贫路上的新壮举。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