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江西吉安“横江葡萄第一村”产业扶贫见闻

中国新闻来源:新华社 2016年09月17日 17: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华社南昌9月17日电 题:江西吉安“横江葡萄第一村”产业扶贫见闻

  新华社记者秦宏

  秋日的下午,江西吉安县横江镇“横江葡萄第一村”公塘村的村民们,在绿树环抱的小村内,安静地享受着葡萄丰收后的美好田园生活。小小的葡萄,是这个村的骄傲,也是村内贫困户脱贫的“功臣”。

  在公塘村村头的葡萄园观光长廊下,村支书肖光明见到记者的到来,显得格外高兴。他介绍说,江西吉安市辖区内的吉安县、井冈山市,今年将在全省率先甩掉“贫困帽”,公塘村有6户“红卡户”,就是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今年也肯定能同步脱贫,不会掉队。

  近年来,为带领贫困户脱贫,肖光明和其他几位村民理事会的成员一起,组织“红卡户”和包括他在内的19户村民一起成立了合作社,种了近80亩葡萄园。每亩上万元的收入,给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今年70多岁的村民刘清德是公塘村的“红卡户”之一。她的家人都过世了,且她本人因从小患有疾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2014年,在村民理事会的帮助下,刘清德以家里的土地以及县里给的2000元扶贫产业帮扶资金,入股了葡萄生产合作社。

  如今,刘清德靠在合作社的分红和为村里打扫卫生的收入,每个月就可拿到550元钱;再加上每年3000多元的“五保户”财政资金补助,可以说生活无忧了。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吉安市实施“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即一户“一亩柚子、一个鸡棚、一亩葡萄、一个劳动力在园区务工”。除了基本的低保等财政保障外,凡是贫困户都可通过政府给予的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及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各自村里的产业发展合作社入股,给贫困户收入保障上了个“双保险”。

  近年来,在政府的扶贫产业补贴、扶贫贷款贴息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帮助下,公塘村的葡萄产业和“葡萄扶贫”一直在加速发展。

  截至去年,公塘村共发展葡萄1300余亩,葡萄种植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全村96户村民中,几乎家家都盖起来了漂亮的新房,并有超过半数家庭购买了小汽车。贫困户的数量也由十年前未种植葡萄时的31户,下降到目前的6户。

  与此同时,公塘村还依托葡萄产业,建立了林荫广场,修复了古祠堂、旗杆石等人文古迹,发展了葡萄采摘、农家乐等以葡萄为主题的农业观光游。

  “以前,公塘村因为葡萄品种多、甜度高,被誉为横江葡萄第一村。现在,绝大多数村民都依靠葡萄产业致了富,并带动困难人口脱贫。”肖光明说,如今,我们才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第一村”。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