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丹桂飘香时节,邕城嘉宾云集。9月11日至14日,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各国政要高规格出席,进一步凝聚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识,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更加全面深入发展。
会议聚焦国际产能合作,力促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共举办了72场经贸投资促进活动,通过各类项目洽谈会成功签约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本届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34个高层论坛,同时,举办了领导人与企业家对话会、东盟国家推介会等一系列高层友好交流及经贸人文活动,为推动中国—东盟对话合作不断深入注入新动能。
规模空前——
经贸对接成效显著
本届东博会适逢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后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有关议定书的生效“元年”,格外令人关注。
据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介绍,今年东博会首次启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扩展馆,新增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总展位数达到5800个。此次实际安排参展企业总数2669家,比上届增长21%,此外还有来自区域外18个国家的共65家企业参展,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均创下新高。
很多参展商和贵宾都表达了对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的期待。马来西亚外贸发展局中国市场部主任温有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马来西亚馆的参展面积达3240平方米,除食品外,还有不少来自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的参展商。温有志表示,马来西亚在历届东博会上都很有收获,此次有53%的参展商是首次来到东博会,希望更多企业有机会赴华寻找商机。
印度尼西亚贸易部国家出口发展司司长阿尔琳达·加亚对记者表示,东博会对印尼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能将更多印尼商品介绍给中国民众。除了印尼国家馆,印尼还设立了魅力之城馆。加亚表示,印尼资源丰富,拥有巨大潜力,希望有更多合作伙伴可以在东博会上充分领略印尼群岛的独特魅力,增加印尼对华出口。
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双边贸易额从79.6亿美元增长到4720多亿美元,增长58倍。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博会规模创下新高的“秘诀”在于其能够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南宁寰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勇已从事中越贸易十多年,如今已创立自己的咖啡品牌。他告诉记者,东博会创造了很好的平台,为产品被更多消费者了解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广西贺州塑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今年首次参展。公司销售总监金顺彩告诉记者,东博会平台非常广阔,在这里可以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对企业“走出去”极具指导意义。
本届东博会上,各方开展了高密度的投资洽谈,达成一大批合作项目,既有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项目,也涉及金融投资、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市综合体和园区开发建设等领域,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聚力升级——
重点领域成果丰硕
本届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34个高层论坛,其中会期举行26个,为历届最多。此外,此次东博会还新增了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区、东盟投资及服务贸易展区等,在拓展和深化多领域合作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在重点合作领域中,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成为关注焦点,呼应了本次东博会开幕式“聚力升级、比翼齐飞”的主题,寓意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凝聚合作之力,借力信息化、智能化,将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从传统向现代产业升级。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第十三届东博会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多渠道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其中,国际经济合作与产能展区吸引了中铁东方国际、中国铝业、华为、国家电力、广西投资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一批知名企业参展,通过各类项目洽谈会成功签约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涉及能源、航空、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
在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进程中,信息化、智能化必不可少。今年4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建设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五大平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主题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共建·共享·共赢”的第二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本届东博会期间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代表、主要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知名学者等,围绕“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展望”“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了金融、物联网技术应用、卫星定位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在跨境电商领域,中国电商龙头企业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阿里巴巴集团及其旗下公司与广西方面签约,将全面进入广西发展,围绕政府治理、技术输出等九大内容开展合作,并借此扩大在东盟地区的投资和发展。在园区合作方面,广西崇左的中泰产业园与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等四个园区结成兄弟姊妹园区,形成了“两国四园”联袂发展格局。此外,检验检疫、环境、统计、矿业、金融等几十个领域,各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启动了一批合作项目。
互利共赢——
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不久前在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落下帷幕。本次东博会紧随其后,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得到东盟国家的由衷支持。
越南总理阮春福表示,愿积极研究参加中国提出的区域互联互通倡议,保障贸易交流畅通,为地区和平发展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将全力支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互联互通建设;缅甸副总统吴敏瑞表示将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其他东盟成员国及中国一道开展合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泰国副总理巴金表示,泰国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发展东盟基础设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今天的东博会已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十国间的盛会,还向“10+6”拓展,并延伸到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届东博会特邀贵宾国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斯里兰卡。在博览会上,斯里兰卡展示了其特色商品,举行了国家推介会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表演。博览会还新增了“国际展区”,韩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澳大利亚等18个区域外国家参展。
斯里兰卡雅加旅行社的参展商雅加·席尔瓦对记者说,斯里兰卡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友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斯里兰卡希望借助东博会的平台,吸引更多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游客去斯里兰卡旅游。
印尼驻华使馆商务参赞丹迪·伊斯瓦拉对记者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与印尼政府的相关倡议互为补充,将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东博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3届,在经贸合作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之外,也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的“大舞台”、文化交融的“金桥梁”。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与东盟各国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全方位发展,构筑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乘风破浪,续写辉煌。
(本报记者刘华新、庞革平、谢振华、王云娜、张慧中、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