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天宫二号幕后硬汉:黃沙百战穿金甲 甘为航天流血汗

中国新闻来源:新华网 2016年09月15日 16:1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黃沙百战穿金甲 甘为航天流血汗

  ——记录天宫二号幕后航天硬汉的精彩故事

  新华网酒泉9月15日电(记者郭慕清 通讯员刘辉产)今夜月明人尽望,天宫二号上九天。中秋佳节,月儿圆圆,人也团圆,中国人的航天梦又圆,意义重大。

  关于天宫二号的介绍,你或许已经看了很多,比如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钟、量子密钥传输试验等,但是那些天宫二号的幕后故事,那些航天硬汉的“飞天梦”,你知道多少呢?

  “航三代”柳晗庆祝新婚的两包泡面

  “我是个名副其实的‘航三代’,就在这里出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装备运输科参谋柳晗说。

  1958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刚刚设立时,柳晗的爷爷奶奶就来到这片大漠,他父亲母亲也一直战斗在航天发射第一线。航天人聚少离多,这一点柳晗深有体会。

  他说:“小时候,父亲在几十公里外的点号工作,母亲也很忙,几乎没有时间陪我。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同时见面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这还是在我大学放假的时候。”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生活物品供应匮乏。有一次母亲休假带我回老家,我才知道喝酸奶可以用吸管,第一次知道有‘吸管’这个‘神奇’的东西,被小伙伴笑话得哭了鼻子。”

  “航三代”这三个字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为了不辜负这三个字,柳晗每天都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一样扑在岗位上,工作6年,他参加了27次卫星发射任务和3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这一系列荣耀的背后,是他一如祖辈、父辈那样默默付出。他的同事讲的一个小故事令人动容。

  三年前,和柳晗相恋多年的女友,放弃了在北京高收入的工作,来到戈壁与他结婚。上午领完结婚证后,小两口决定晚上下馆子庆祝一下。谁料到,发射场加注流量计突发故障,必须立刻组织排故归零,柳晗匆匆赶赴了现场。

  午夜时分,完成任务的他,带着一身油污回到家中,妻子还在眼巴巴盼着他。当知道妻子为了他那句“吃顿好的庆祝一下”还未吃饭时,他拉着妻子来到街上。

  可是,半夜哪还有餐馆开门啊!内疚的柳晗只得带着妻子回家泡了两包平时为了加班准备的泡面充饥。

  这两包泡面,就是他们新婚的第一餐。

  如今,他已经有了女儿,对于女儿的未来,他说:“虽然最后选择还是要靠她自己,但是我还是希望她能将我们家族的历史传承下去,当一个光荣的‘航四代’!”

  赵文军: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家,一个在单位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位传奇的老师傅,名叫赵文军,是二级军士长,这次他受命担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卫星通信车载设备操作手。

  赵文军说:“我是酒泉人,很小的时候就崇拜火箭发射升空的地方,立志长大后我也要去那里做一个‘牛人’,如今‘牛人’没做成,自己倒是与一辆卫通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由于载人航天任务的需要,赵文军所在单位新列装了一台卫星通信车。看到这个现代化的通信“大块头”,可把他乐坏了,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宝贝”啊!

  为了能尽快掌握设备,他白天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专业知识,晚上就住在生产车间安装调试设备,凭着这股子钻劲,一个月内熟练掌握了该新型装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他总笑着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家,一个在单位。”卫通车就是他在单位的“小女儿”。

  在工作中,他像心疼女儿一样心疼着卫通车。

  2011年初,他带领卫通车转场执行任务,正好赶上大漠戈壁3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为了给设备保暖,他一睡觉就要把UPS和计算机主机从机柜上拆下来,包在被子里,像哄孩子一样一起入睡。

  但在任务合练当天,温度骤降到零下四十度,卫通车天线的驱动电机和极化控制电机防冻润滑油被冻住,导致天线无法展开,他果断决策“用火烤”。于是,他冒着大雪一边烤,一边用手摸着冰冷的电机感觉温度,防止烧坏电机内部的控制线。就是靠着这种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指显大厅内及时传回了任务的准确数据和清晰的图像。

  风雨无阻的火箭“粮草官”昝学良

  冬冷夏热,一路颠簸;缺水缺菜,单调生活;风险高危,一路相伴,这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特燃押运员昝学良押运生活的真实写照。

  押运具有易燃易爆、强腐蚀的火箭燃料的航天人被称为火箭“粮草官”。昝学良从事押运工作12年,执行任务40余次,无一差错,是地地道道的“老押运”。

  “押运,责任重于泰山,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一丝大意。”昝学良坦言。炎炎夏日,昝学良再次领命出征,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燃料押运任务。

  在某厂家,当地气温已达37℃,燃料储罐内温度在50℃以上,昝学良一次次钻进密闭的燃料储罐,检查罐体焊缝是否良好,管路是否正常。进入罐体不足3分钟,全身衣服就会湿透,可他依旧反复进罐查找隐患,清理罐内细小杂质,避免燃料在存储过程中受到污染,影响航天发射任务,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执行押运任务少则个把月,多则三四个月,昝学良跟随燃料车组穿梭大江南北,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他有4次春节都是与燃料为伴,在车厢里度过的。

  “常年奔波在铁路线上,押运途中的艰辛和寂寞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了火箭能够顺利上天,我必须恪尽职守。”昝学良如是说。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