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厦门医改推行“三师共管” 敢啃分级诊疗硬骨头

新闻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6年09月01日 14:0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并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凸显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执政本色。

厦门作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紧跟中央步伐,探索出以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家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的创新服务模式,加强政策配套和机制创新,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初步构建了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以“柔性引导”为特色的符合医改方向、群众欢迎、患者满意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框架。“三师共管”为全民健康管理探索出了新模式。

引导医疗资源下沉 让大医院专科医生“社区

8月30日,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在厦门医改进展媒体沟通会上介绍,通过创设“三师共管”团队服务模式把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和基层的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联合在一起;将三级医院医生职称晋升和下社区相挂钩,同时对专科医师下社区给予专项补助,让他们下基层培训、带教、解决复杂疑难问题。把病人带回基层,把全科医生的水平带起来,这就是厦门医改引导医疗资源下沉所倡导的“两带”。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一套详细的专科医师(专家)下社区薪酬分配体系:指导老师每指导带教1名医师每月给予1000元补贴;专家到基层坐诊补贴700元/半天;每半天超过10个诊疗人次以上的按每诊疗(门诊)人次给予10元服务量补贴。根据这一体系,以心内科与内分泌糖尿病科奖金发放为例: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心内科奖金增长54%,人均增长48%,内分泌糖尿病科奖金增长40%,人均增长40%。大医院专科医师收入实实在在增加使得“走下去”步伐更加主动有力。

建立基层考核激励机制 让基层医疗业务人员“愿意管”

为了有效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积极性,厦门市进一步完善了对基层的财政补助机制、考核机制和绩效激励机制,并将延时服务、“三师共管”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等列入考核评价指标,通过奖励性增量绩效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重点考核延时服务、“三师共管”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指标,给予奖励增量,充分调动了基层积极性。2015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人员人均增加收入2.76万元(2014年全市人均1.77万元)平均增幅55.93%。

鼓浪屿社区卫生中心的健康管理师邱乡告诉记者,实行“三师共管”以来,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是绩效考核制度让她不管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更加有满足感了。2016年春节她获得了绩效考核第一名,当时的绩效工资远高于平时作为临床护士的工资,这让她更加有动力、有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1

鼓浪屿社区卫生中心绩效考核表央视网记者 戴萌萌 摄 

“防”“治”结合 基层首诊制度基本建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

厦门的“三师共管”将医院与社区、疾控中心三方联动,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防控与深化医改纵横结合,有效构建了上下一体的服务机制和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基层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巩固了慢病防控成效。

家住鼓浪屿的76岁老人朱才良是一名高血压患者,也是“三师共管”的受益人。朱才良告诉记者,过去他们大病小病都要乘船出岛到大医院诊治,自从有了“三师共管”,岛上社区医院的健康管理师会上门为他们服务,量血压、测血糖这些基本的项目在家里就可以完成,他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即使病情出现了波动,也可以通过社区医院的全科医师进行初步诊断,如果没有得到缓解,将进一步联系附属第一医院的专科医师会诊,这让老人们看病有了和保障,也让在外乡的子女们少了一份牵挂。

1

才良向记者介绍血压控制情况央视网记者 戴萌萌 摄 

从实施“三师共管”以来,厦门基层诊疗服务量提升43.67%,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4.60%。根据对2.5万例患者就诊跟踪统计分析,糖尿病人在基层的就诊率从40.7%上升到78.1%,高血压病人从72.6%提高到95.7%。“三师共管”带动了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胃肠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痛风及肿瘤康复等多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实现诊疗和健康管理,慢性病基层首诊制度基本建立。

厦门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始终不渝地把“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38字方针贯彻到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形成卫生与健康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为全面建立一体化、安全、高效、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不懈努力!(记者 戴萌萌)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王敬东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