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 郭城)在湖南省“人头形”版图的“下巴”部位,有个通道侗族自治县。1934年12月11日,中央红军长征占领县溪城,次日中央领导人在这里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决定改变原定向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计划,改向贵州西进。这就是攸关中央红军命运的生死抉择——党史上称之为“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
根据对馆藏文献史料多年研究,湖南省怀化市档案局原局长林顺万向媒体揭秘了“通道转兵”时,攸关中央红军命运的真实内情……
一个大口袋,等着红军钻
林顺万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43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仓促决定中央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出发,向贺龙、肖克领导的红二、六军团所在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
这时,蒋介石在我军前进方向的要道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部署了约三四十万人的兵力,企图阻击和消灭我中央红军。11月的湘江之役,红军折损过半,总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当红军渡过湘江后,蒋介石又调集7个师,在通道县城以北的武冈、绥宁、靖县、会同、芷江、黔阳一带追堵红军,以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布下了一个大口袋。
“通道会议”决定红军转兵
林顺万介绍,湘江之役惨败以来,许多红军高级领导人在思考红军去路问题。
12月12日,中央领导人在通道县城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在县城东边小山丘上的“恭城书院”举行。这是一座非常宽绰的别墅式书院,要进书院须登上20多级台阶。参加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有博古、周恩来、洛甫、王稼祥、朱德、毛泽东、刘伯承,还有李德。这次会议议题重大,是讨论中央红军的去路问题,讨论去路问题的会议在通道召开,颇具象征意义。通道的确也是一条“通道”:向北可进入湘西腹地,向南则通桂北,向西可进贵州,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地。
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在听完李德和博古发言后,毛泽东详细分析了蒋介石的兵力部署,说蒋介石做好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我们去钻。王稼祥、洛甫、朱德等纷纷表示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博古问了一句:不按原方案走,红军应往哪里去呢?毛泽东果断地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会上经过毛泽东晓以利害的开导,经过王稼祥、洛甫的据理力争,最终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最后,周恩来作了总结:只有改变进军方向,西入贵州,我军才能摆脱险境。
红军摆脱险境走向胜利
会后,中央红军在通道县没有北上湘西,而是继续向西前进。12月14日,红一军团一举击溃贵州军阀王家烈的2个团,攻占贵州东南角的黎平县。16日,中共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和直属部队进驻黎平。中央红军的这一行动,完全出乎蒋介石的预料,使其部署在湘西的几十万大军置于无用之地。18日,党中央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肯定了毛泽东进军贵州的正确主张。不久,红军强渡乌江,挺进遵义,在遵义又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系统批判了博古“左”倾领导者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一步步走向夺取全国胜利。
林顺万认为,“通道会议”决定“通道转兵”,则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死抉择,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