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本报记者 钟振宇
不挂彩旗、不制展板、不设主席台,8月13日,盐源县梅雨镇金山村一块空地里,该县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工仪式简朴举行。不走形式、讲求效率,目的只有一个,把资金都花在“刀刃”上,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1348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这一天,距省调研督导组离开仅仅两天。
8月9日,一个省调研督导组深入盐源走村串户。查资料、看实情,3天下来,针对盐源县脱贫攻坚现状,提出加强精准帮扶、落实一户一策,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等具体要求。“我们将采取‘5+2’‘白+黑’工作方式,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帮助贫困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县委书记邓天友立下“军令状”。
随着省调研督导组的离去,在大小凉山这个全省脱贫攻坚最艰巨的战场,从金沙江畔到大渡河边,从安宁谷地到螺髻山下,脱贫攻坚的号角一阵紧似一阵。再动员、再集结、再冲锋。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推进中的短板集中发力,彝区上下齐心协力、热火朝天。
以上率下、聚焦问题,省领导率队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层层传导攻坚压力,处处激发彝区发展内生动能
8月5日,一场特殊的培训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偌大的会场内,从各脱贫攻坚帮扶单位、省直部门抽调的“精兵强将”600余人齐聚一堂,集中学习省委书记王东明有关脱贫攻坚指示精神,集中培训蹲点调研督导的内容、方式。
培训一结束,他们相继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
四川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非常任务,需要非常的决心、非常的举措、非常的付出。
去年以来,省领导亲自带头,我省先后组织4轮覆盖88个贫困县的调研督导,犹如一场没有喘息的“接力赛”。仅去年4月一轮,就开出102份“体检报告”。
2016年,是脱贫攻坚以来贫困县、贫困村摘帽退出的第一年。
带着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今年7月底,省委再次作出安排,由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等省级领导带队,深入彝区藏区45个贫困县开展蹲点督导,同时在全省面上开展一次脱贫攻坚调研督导,层层传导外部压力,处处激发内生动能。
贫困程度最深的大小凉山彝区,被摆在了日程表的最前列。工作任务明晰:每个省调研督导组在基层蹲点时间不得少于3天,应在8月15日前完成;督导内容包括彝区“十项扶贫工程”“五有”“五个一”……
督导没有捷径可言,从省级机关到基层山区,唯有“一竿子插到底”才能听真话、问实情。
临行前的蹲点调研督导工作培训会反复传递一个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开展批评,提出有效举措;做到情况摸得清、问题找得准、措施落得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出实招、见实效。
责任如山。他们,既是访贫问效的督导者,也是解决问题的工作队,一路传递着党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首战必胜的决心,为彝区干部群众增添真抓实干、击鼓奋进的干劲和力量。
随机抽查,入户详谈,各个方面的情况一步一步汇集。这既是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次大检验,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更严格细致的要求
建房的钱是怎么筹集的?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用上干净水没有?种了多少烟,种了多少花椒?家里小娃娃上幼儿园没有?……
8月10日,在普格县特补乃乌村,走进贫困户阿品日夫家,省调研督导组成员连连发问。在这一家,就问了40余个问题。
这样的场景,在调研督导期间不断出现,“省上的督导方案设计得非常细致,不仅要查台账,还需逐项填写问卷调查表。”一位省调研督导组工作人员说。
为摸清真实情况,按照计划,每个省调研督导组要组织检查5个今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每村现场抽取5户左右预脱贫户入户进行检查评估。
在昭觉县,省调研督导组随机抽签决定督导的贫困村,次日一早直接驱车前往。
为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在一些省调研督导组中,还配备有从省里抽调的懂彝语的干部。群众对帮扶工作和干部作风还有哪些意见?来自省级机关的彝族干部走村串户、随机敲门,进门后用母语和当地群众拉家常,“聊天中拉近了距离,群众更愿意推心置腹讲真心话。”“没想到问得这么仔细!”普格县委书记刘若尘事后感慨,“这些问题涉及到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检验,也是为我们更扎实细致地工作提出了要求。”
白天分小组明察暗访,晚上挑灯夜战,交流所见所获。随着各方面的材料一步步汇总,逐一分析,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也明晰起来。
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一些地方和干部对彝家新寨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的理解和区分度不够,导致实际操作中混淆;一些项目实施中缺乏科学规划,“拍脑袋”现象严重,个别地方补助标准不明晰,与省上政策有出入。
加强规划、挂图作战、培育能人、劳务输出……一条条对策建议都敲在点子上。
一路上,省调研督导组还带着问题导向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在越西县,当发现瓦岩乡春景村今年7月遭受暴雨泥石流灾害后,督导组当即联系安排省国土资源厅一位副厅长次日赶赴现场研究综合治理举措。
聚焦精准,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提建议,出主意,有的放矢,蹲点调研督导的点滴正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最近几天,布拖县特木里乡各则村“第一书记”赵飞的头脑满负荷运转。白天到田里了解种植条件,晚上联系省城的朋友打听优质特色农业项目。
原来,几天前,省调研督导组得知该村计划重点发展马铃薯帮助群众脱贫后,提出不能把目标仅仅限于“脱贫”,应该瞄准“奔康”这个更高目标,产业的路子可以再宽广一点。“省上来的干部看问题,确实站得高、看得远,提出的意见非常宝贵。”赵飞感触地说。
峨边县村民李根尔因车祸受伤,由于不在医保范围内,一家人陷入贫困。针对这类返贫情况,省调研督导组成员推荐了广元经验: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为基础的十大专项救助制度,实现社会救助由分散、单一向统一、综合转变。
引导贫困户大量种植核桃、花椒等特色作物,未来大量上市后价格会不会陡跌?在盐源县,省调研督导组希望地方政府要紧盯未来市场行情,多措并举夯实群众收入来源。
……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各路人马提建议、出主意。
在精准上下功夫不够、“五个一”作用发挥不够、聚焦今年脱贫目标任务不够、工作进展不平衡尤其是住房建设滞后等五大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围绕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督导结论等五个方面,各调研督导组抓紧形成调研报告,供省委、省政府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作参考。
对调研督导后的变化,彝区广大干部群众也充满期待。乐山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建卡贫困户曲比小兵为此已经激动了好几天。原来,省调研督导组在乡里调研时,非常关注教育扶贫。他们离开后,省交通运输厅派下来的“第一书记”已经表态,将继续借助省厅支持,扩大装载机、挖掘机等技能培训班规模,让更多彝区同胞走出大山,掌握一门增收致富好手艺。
受益匪浅的还有甘洛县委书记陈建生。在他眼里,省调研督导组沉得深,看得也深,让他对脱贫攻坚任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落地和工作推进方面,理解更深入更清楚,“我们要把调研督导组现场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运用好,确保2016脱贫攻坚首战必胜”。
按照省委安排,省调研督导组未覆盖的计划脱贫村、预脱贫户,将由市(州)、县(区)联动完成检查评估,做到督导检查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