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央视评论】突发事件责任人还想“躲猫猫”? 国务院下文“逼”你回应!

评论页来源:央视新闻 2016年08月14日 23:1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政府的施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就如何加强政务公开、做好政务舆情回应进行明确规定。具体都有哪些硬要求,又有什么激励约束机制,为您梳理。

政务舆情回应谁负责?

哪些政务舆情需重点回应?

政务舆情回应实效如何提高?

什么人应当出席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下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还有哪些亮点值得解读?对于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央视评论

尽管此前,国务院也多次发文要求各部委和地方,重视和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回应工作,但是这一次明确要求就政务舆情做出回应,可以被视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工作的换档升级,是政务信息公开的一种精细化管理。说到底,是让各级政府牢牢把公众诉求放在治理思维的第一位。

政务舆情回应要给治理思维和结构动手术

之所以要就回应政务舆情做出要求,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当前政务舆情的规模和速度,已经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尤其在这两年的突发事件中,信息缘起自社交媒体,舆情往往跑在政府信息的前面。从客观上讲,这说明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短板。这两年的多个舆情,公众都是先从舆情中获取大量信息,政府部门的回应才姗姗来迟。

△2016年两会期间的“部长通道”

另一方面,及时回应政务舆情,要比单纯的信息公开要求更高。在具体工作中,的确存在不少部门,主动宣传自身工作比较积极,回应政务舆情却比较消极。甚至一旦出现数字不好看,形势不乐观就不愿意回应,有选择性的进行新闻发布工作。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回应公众关注时出现“失焦”现象,不管公众关注什么,只是自说自话。

我们常常说,这两年政府公信力遭到挑战。其实仔细想来,公信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及时的舆情回应。公众在政务舆情中的提问如果都能及时得到解答,无法解答的也及时进行说明,总体上都能获取多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但实际情况中,也的确有不少案例显示,各部门出于局部利益考量,或拖延或回避,甚至“死扛”舆情,进而造成更大的社会关切。

除了治理思维的调整之外,更深层次说,及时回应政务舆情,也是对政府传播结构的一个深层次改革。在传统的治理工作中,下情上达再做出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多个部门相互协调导致行政效率偏低,造成了舆情回应缺位。要做好政务舆情的回应工作,根本上也要对政府的信息传播结构动手术,让舆情成为治理依据,让舆情回应机制成为检验政府改革的标杆。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商汉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