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讯(记者 王小英)“苦而不可居”、“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这是晚清名臣左宗棠1876年对甘肃定西下的结论。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考察定西后说,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这里的气候土壤,却意外地适宜马铃薯生长。当地盛传一句话: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说的其实是同一种作物:土豆。
在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下,定西市陇西县跟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出了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等,旨在增加产品多样化,增加农民收入。
“一分田”工程让农民实现增收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里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干旱少雨,生态环境酷劣,水土流失严重,几乎是十年九旱。
“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曾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百姓广种薄收、艰难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根据当地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和种养习惯,陇西县计划在108个贫困村进行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发展特色产业。
陇西县农业局副局长魏灵燕告诉记者,为了将马铃薯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增加农民收入,陇西县在贫困村实施良种扩繁“一分田”工程。
政府每年向5000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马铃薯原原种400粒,种植0.1亩,发展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
当年生产的原种在第二年可种植1-2亩一级种田,所产一级种在第三年可大田种植10-20亩。通过自繁自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应用脱毒种薯,逐步形成家家户户每年种植原原种0.1亩,实现当地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全覆盖的良好格局。
2016年,陇西县在乔家营等45个贫困村建设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7.5万亩,投放马铃薯原原种500万粒建立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1.25万亩,直接带动2.6万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马铃薯产业。
马铃薯面条即将投入生产
种出优质马铃薯,提高产量,并不足以让马铃薯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陇西县正在加快完善马铃薯产业链。
2015年国家开始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定西市清吉淀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开始尝试研究加工马铃薯馒头、面条等。
定西市清吉淀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东林告诉记者,在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下,公司和科研集团合作成功研制出了马铃薯馒头和面条,“目前正在生产中,还未大规模上市”。
该公司还研发了方便粉丝等产品,旨在增加产品多样化。
杨东林说,对无劳动技术、无致富能力的315户贫困户,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为本金,入股企业,直接以现金分红,每户年收益4000元。对有技术有能力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司开展订单式生产,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由企业与23个农民合作社签订马铃薯购销协议,按照“统一供种、订单收购”的办法,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并对结对帮扶的精准贫困户连续三年以每吨高出市场价200元的标准收购。
事实上,跟马铃薯一样,当地的富民增收产业正在培育壮大中,按照“4+10+10”(即:人均种植中药材1亩、马铃薯1亩、全膜玉米1亩、户均输转劳动力1人;户均种植全膜玉米及优质牧草10亩以上,养殖基础母羊10只以上、年出栏20只以上)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中药材、马铃薯、草食畜牧、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种养业覆盖贫困村比例达到100%,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