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讯(记者 袁育堃)“自从有了卫生所,村民看病再也不用发愁了。”随着大桥村古嶂片区实施整体移民搬迁扶贫,当地的村民再也不用翻几十里山路到县城去看病了。近年来,江西省于都县坚持“小财政”办“大医疗”,逐年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打造涵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因病在脱贫路上掉队。
“贫困村”看病不再愁
丁检生离开大山,搬到新建的卫生所里工作。
今年34岁的丁检生曾就读于赣南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于都县罗坳镇大桥村当一名乡村医生。由于大桥村占地面积广、人口分散,丁检生常常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到村民家中给他们看病。
“有时候对面山头的人家会直接喊我过去就诊,但山与山中间没有路,需要下山再从另一头爬上山才能到。”丁检生回忆,从08年回乡当村医后,经常需要夜间出诊,一个人行走在大山深处,难免会比较危险和孤独。
原来,都县罗坳镇大桥村的古嶂社区,虽然离县城只有15公里,但村里房子基本上都建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上,常有山体滑坡、地势下沉等地质灾害,给当地133户村民带来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现如今,县政府对大桥村古嶂片区实施分期分批整体移民搬迁扶贫,133户村民住进了一栋栋“小别墅”,小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起来。在新成立的大桥卫生所记者看到,注射室、诊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等“五室分开”,各类药品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种类齐全,丁检生成了这里的医生。
“现在的医疗环境、医疗设备等各方面都焕然一新,村民们走几步路就能够到卫生所就诊。”丁检生说,现在他为1389位村民分别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村民看病买药的时间都大幅缩短,非常方便。据了解,为提升“贫困村”整体健康卫生水平,于都县做到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2017年将实现357个行政村全覆盖。
乡镇卫生院发挥品牌特色
黄麟乡中心卫生院婴幼儿戏水馆
在黄麟乡中心卫生院,院长谢荣生告诉记者,该院把产科作为特色品牌予以重点建设,以群众满意作为首要评估指标,设立专门性的孕妇学校、高龄孕产妇咨询服务窗口、产后康复治疗室、婴幼儿戏水馆(新生儿沐浴室),做足做优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保健服务,全年住院分娩量稳定在1000例以上,辐射周边瑞金、会昌等3个县7个乡镇15万人口,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其他乡镇的一些产妇也都纷纷慕名而来。
今年1月7日,在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黄麟乡中心卫生院还荣获2015年度“百姓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
在利村乡中心卫生院,卫生院院长曾祥连对自家的特色产品很满意。“我们有几名好大夫,技术好,手术创口小,患者当天就可以出院,另外手术费用低,新农合报销后患者只需自付两三百元。”
在于都县卫计委记者了解到,政府鼓励在乡镇中心卫生院重点打造一两个特色专科,为其他卫生院提供技术支撑。目前,于都县的6家中心卫生院基本都能开展下腹部手术和少数上腹部手术,乡镇卫生院基本能解决内儿妇、骨伤等科的常见病。
据统计,2015年全县乡镇卫生院完工11个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2016年,该县乡镇卫生院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已开工在建项目7个,建筑面积27700平方米。
“治未病”健康促进要先行
在采访时中记者发现,于都县政府坚持“小财政”办“大医疗”,逐年不断增加卫生支出。近三年,新增业务用房18万㎡、病床1800张,完成了80%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目前,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于都县秉承“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加强贫困乡村妇幼健康工作,开展乡村义诊巡回服务活动,实施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和孕前优生检查,向农村居民送医、送知识、送健康;深入推进留守孩关爱工程,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心理健康;在全市率先开展贫困村整村推进试点工作,通过拆除空心房、清理生活垃圾、聘请保洁员等方式,优化农村环境,普及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