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忆长征:十送红军心惆怅 唯盼亲人早还乡

中国新闻来源:南方日报 2016年08月01日 13:3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瑞金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17棵烈士“信念树”挺拔青翠。

  采访团与97岁老红军钟发镇(中间)合影。

  ■开栏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途经十来个省份、翻越20多座大山、跨过30多条大河、进行过逾400次战斗——这是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无惧枪林弹雨、冲破重重封锁,漫漫二万五千里,堪称伟大奇迹!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那场气壮山河的万里征途,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沿途播撒下革命的种子,也锻造了中华民族之魂——伟大的长征精神。

  从7月起,由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广东“重走长征路”活动正式启动,南方日报牵头与沿线省级党媒联合发起“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报道活动,11家党报组成联合采访团,沿着先辈足迹,重走长征险路,在记录苦难与辉煌中,汲取坚定前行的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既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更是对历史使命的担当。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本报隆重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敬请垂注。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在江西赣南地区,很早就流传这首《十送红军》曲的早期版本,经过几十年传唱,歌词和曲调不断变化,但歌颂老区人民和红军心连心的情感却历久弥新。

  如今,在江西省赣州市瑞金、于都、兴国等地,处处可见当年中央苏区存在的痕迹:17棵红军烈士“信念树”、红军渡河渡口、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医院……当年赣南苏区总人口240万,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8万余人。

  7月中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沿线省级党报联盟采访团重走长征路,第一站就来到江西,找寻红色苏区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祁雷 见习记者 朱晓枫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丁铨

  ●时间:1934年10月10日—17日

  ●地点:江西南部于都河以北地区

  ●事件: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

  重走

  17棵烈士“信念树”寄哀思

  在瑞金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后山蛤蟆岭上,有一大片苍翠挺拔的松树林。拾级而上,路两边的松树上有的还挂着写有人名的小木牌,一路数来,这样的树共有17棵。83岁的华崇祁老人告诉记者,这17棵树叫烈士“信念树”。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红”时毅然投身红军。参军前夕,他们相邀到后山,一人栽下了一棵象征万古长青的松树。

  “当时他们想,如果能活着回来,这些松树可以成为见证。如果尸骨无存,活着的树也能给亲人留一个念想。”华崇祁的父亲华钦材和叔叔华钦梁,就是在“扩红”时期第一批参加的红军。然而,这些勇士却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青山不改,儿郎犹在。后来,当地人分别给这17棵松树钉上木牌、写上种植者的姓名,用最古老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每年清明,华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树”上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给小木牌上的名字重新涂红漆,通过这种特有的方式,为客死异乡的亲人“招魂”。

  华屋17烈士只是江西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一个缩影,中央苏区时期,赣南地区到处都呈现“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面。

  据统计,仅赣南苏区,当年总人口只有240万,参加红军的就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等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8万余人。

  老人捐棺材板供红军渡河

  赣州市于都县,距离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正门几百米远处,至今仍保存着一处渡口,当年红军过贡水河(当地人习惯称为于都河),就经此处渡河。

  如今,渡口已不见当年的沙石滩,代之以青砖铺就、修葺一新的台阶,旁边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巨石,上面刻有开国上将杨成武手书“长征渡口”四个大字。

  80多年前,一部分红军主力就是从这个渡口出发,渡过凶险的于都河,开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远征——二万五千里长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站在渡口前,于都河的水势早已没有当年的浩浩荡荡。要知道,当时河面最宽的地方达600米,水深1至3米,流速也非常快,成为红军长征跨越的第一道天险。

  “为了保证部队安全、快速渡河,当时决定临时征调民船做桥墩,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河道沿线一共搭建了5座简易浮桥。加上另外3处适合淌水过河处,一共有8个渡口供大部队过河。”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当地红军研究专家张小平说。

  红军的架桥工作得到了当地老乡的大力支持,“简直一呼百应,一下子就凑到了800多条民船。”张小平说。此外,老百姓还纷纷拆下家里的门板、床铺板和瓜棚等,供铺设桥面使用。“当时有个姓曾的老大爷,得知红军在收集过河的木材,亲手拆掉了百年后要用的棺材送到前线。”

  成功渡河,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赣南人也处处体现了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个发电机,是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没有它就不能打胜仗,一定要保护好!”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随同中共中央、中央机关撤离瑞金,向于都县集结参加长征。临行前,首长把唯一的发电机托付给了红军战士谢宝金和他的战友们。

  “那是一台重约70公斤的手摇发电机。”谢宝金的侄子谢林贵告诉记者,“爬雪山的时候,路很窄,没办法抬,我伯父就把发电机扛在肩上,坚持背过了雪山。过草地的时候,有战友陷入了沼泽地,我伯父要去救他,那人却连连阻止,说‘你别过来,记得替我完成任务!’”历经千难万险,谢宝金终于把发电机背到了长征的终点。

  1976年,谢宝金去中国军事博物馆参观。“当走到一台机器前时,伯父突然浑身发抖,蹲下来要抚摸这个展品,讲解员刚要阻止,伯父却突然嚎啕大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这台发电机是我和战友背着走完长征的!’”谢林贵说。

  冒生命危险藏烈士塔字碑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坐落在瑞金叶坪革命遗址群景区,塔身犹如一颗巨大的炮弹竖立在五角型的塔座上。塔上布满一粒粒小石块,象征为了革命牺牲的无数烈士。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当时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当地一位老大妈冒着生命危险,把塔上仅剩的一块“烈”字碑抬回家,放在猪圈里藏了起来。直到全国解放,上级决定按原貌修复烈士塔,老人捐出了这块“烈”字碑。

  红军主力长征后,当地百姓和留守红军“鱼水情一家亲”的故事数不胜数,被一代代传颂下去。

  在赣州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彭坑,记者走进陈毅当年居住过的旧居。乍看之下,这所土木结构的房子和普通农房无异,阁楼上却大有乾坤。

  原来,透过阁楼的窗户,可远远地看见门前的进山路,阁楼侧边还有一扇门,一旦有人靠近,便可从阁楼放下木板桥,迅速躲到后山的森林中。1936年6月,留守后方的陈毅就曾居住在村民周篮、刘汉光夫妇家的这座阁楼上,参与指挥当地游击战。

  周篮很早就参加了农民地下组织,丈夫刘汉光则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联络员。回忆起母亲当年的故事,周篮的次子、81岁的刘士华依然记忆犹新:“我母亲很聪明,她冬天帮游击队运子弹,就把子弹绑在身上,用厚厚的棉袄遮住。出集市的时候国民党的兵要搜身,快排到她时,她就故意摔倒,士兵看她一身泥巴,就直接放她过去了。”

  “还有一次,陈毅在屋后,我母亲突然发现敌人快到家门口了,却又来不及通知,母亲急中生智,一边丢石头赶猪,一边大声喊‘你这只猪仔还不快回家,这么多兵来了,会把你打死的!’陈毅听到了,赶紧转移到山里去了。”刘士华说。

  如今,在中央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赣南老区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年前,刘士华一家人也迁至老楼旁边的三层洋房居住。记者注意到,在刘家新房的墙壁上,还悬挂着多幅与陈毅相关的图片、陈毅的手写诗词等,记录了这一段难以割舍的革命情谊。

  亲历

  97岁老红军钟发镇15岁参加长征

  在炮火中为李先念翻译西安事变电报

  13岁参加红军,15岁随红军开始万里长征,爬过雪山、走过草地,还在炮火中为李先念翻译了西安事变的电报……当得知赣州市兴国县长冈乡还有这样一位传奇的老红军在世,采访团一行决定马不停蹄地前往老人家中探望。

  面对记者提问,今年97岁的老红军钟发镇的思绪回到了80多年前……

  1934年10月,15岁的钟发镇被分配到红五军团政治部当宣传员。长征路上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他记得,在突破湘江、乌江防线的时候,为了抢在敌军到来之前迅速通过,战士们一路强行军,饿了就咬几口玉米,渴了就喝点路边的雨水,几乎没有合过眼。

  在飞夺泸定桥的路上,钟发镇背着两名伤员的行囊离大部队越来越远,直到第三天中午才到达铁索桥边。“我跑到桥上一看,下面水流好大,我头晕,不敢过去。”

  但钟发镇看到大人们一个个都过去了,也横下了心,整个人趴在桥上,摸着桥板、抓住铁链,硬是爬到了对岸。

  “过了泸定桥,后面的路更加艰苦。记得有一次过草地后,被一条30米宽的河挡住去路,红军战士一个个手拉着手过了河,但我年纪太小,只得拉着一匹战马的尾巴被‘拖’过了河。”钟发镇说。

  后来,钟发镇被调到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当译电员,在随军西征至甘肃古浪县时,所在部队遭到国民党军一支精锐骑兵的围堵。“我人小,趁敌人不太注意,就躲在暗处,专砍敌人的马腿。”钟发镇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那天砍了多少马腿,只记得刀刃都砍卷了,脸上、衣服上全是血。

  古浪战役失利后,钟发镇所在的电台调到了红三十军,当时该军的政委是李先念。1936年12月12日,中央发电报向部队通告西安事变的消息,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中,钟发镇将电报翻译出来,交到了李先念手中。

  ■纪事

  妻编绣球草鞋

  伴夫万里长征

  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见下图)。从外表看,这双草鞋要比普通用稻草编织的更加坚韧,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鞋尖上还各自绑着一颗白里透红的小绣球,遥遥相对。

  据现场讲解员介绍,1934年10月,当地一位叫春秀的姑娘得知自己的丈夫谢志坚即将随红军长征,连夜用黄麻编织了这双草鞋,希望代替自己,一路伴随丈夫远征。

  “这双草鞋他总共才穿过两次。”讲解员说,一次是谢志坚所在部队过金沙江时,当地老百姓用船送红军过江,让他想起家乡百姓送红军过于都河的情景,触景生情,于是第一次穿上。还有一次是部队强渡大渡河的时候,由于战斗异常激烈,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谢志坚心想死也不能与春秀分开,才又穿上了这双草鞋。

  解放后,谢志坚1951年带着这双草鞋回于都寻找春秀,却得知在红军长征后,春秀因与反动派做斗争而牺牲了。

  后来,纪念馆工作人员得知谢老有这么一双不平凡的草鞋,希望他能捐献出来。“刚开始,谢老说什么也不愿意,在工作人员再三恳求下,才重新在鞋上绑上一对绣球,交给了纪念馆。”讲解员说。

  ■档案

  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由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两块苏区组成。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10月16日,红军各部队在江西省于都县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17日,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的红二十四师和10多个独立团等共1.6万余人及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