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华社石家庄7月24日电 题:彰显“四个自信”的涅槃重生--唐山抗震40周年启示录
新华社记者张百新、王洪峰、张洪河
这座城市,遭受1976年大地震的劫难: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有人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去”;
这座城市,深切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座城市,被一种梦想所激荡:灾难可以摧毁有形的物质,但摧不垮伟大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发图强。
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
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唐山正满怀自信奔向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救灾到重建见证制度自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王树斌,在废墟中被埋长达8天8夜。40年后,已经64岁的他向记者回忆说,在黑暗中,他听到了外边广播的声音:全国各地都在支援唐山,人民解放军已奔赴唐山,唐山人民坚强起来。“我深信,解放军一定会来救我的!”100多名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上挖了整整10个小时,王树斌迎来了第二次生命,创造了地震救援的“生命奇迹”。
在唐山,流传着无数个“王树斌”的故事。14万人民子弟兵顶着频繁余震,冒着生命危险,用双手、用铁锹等最简陋的工具,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从瓦砾中救出了1.64万名群众。
而每一个劫后余生的唐山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亲人解放军的舍命相救,全国人民伸出的温暖双手。10万名重伤员转送到全国各地,得到及时救治;打赢震后防疫灭病的攻坚战,创造“大灾过后无大疫”奇迹;4204名地震孤儿有了新家,重新体会到父爱母爱;3817名地震截瘫伤员,得到精心治疗和护理……
抗震纪念碑文主要撰写者戴连第说,碑文是有感而发。地震后,所有人都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中央不会不管我们,解放军会来救我们的。于是他一气呵成: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
紧随“10万”人民解放军之后,另一个“10万”也赶到唐山,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万建筑工人。
地震过后,房倒屋塌。据估算,重建唐山需要立即清理出去的废墟,多达3000万立方米,如果码成1米宽、两米高的城墙,可以超过万里长城的长度。
地震发生后不到半个月,由国务院派出的工作组抵达唐山,进行重建唐山的规划。其后的几年里,唐山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规划专家、技术人员和工程队伍,开始了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城市重建。
震后一个月,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河北1号小区开工。统计资料显示,到1986年6月底唐山复建完成,恢复建设竣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年底,全市23万户居民搬入新居,占当时总户数的98.5%。
唐山人说,10年间,汽车拉走了一个唐山(废墟唐山),内部消化了一个唐山(简易房唐山),重新建起了一个唐山(新唐山)。
1990年11月,联合国向唐山颁发“人居荣誉奖”。
在中国生活了80多年的国际著名记者、作家爱泼斯坦,唐山地震10周年时曾撰文:“他们(唐山人)说:‘社会主义拯救了唐山。’从震后所取得的成绩看,这是一个完全符合事实的结论。在旧中国,能取得这些成就是难以想象的。”
从恢复到崛起昭示道路自信:改革开放为唐山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唐山市中心广场,抗震纪念碑高耸入云。这不仅是对抗击灾难的纪念,也是新唐山重新站起的写照。
这是一座以超前理念重建的城市。1978年,新唐山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唐山。在当时许多人满足“居者有其屋”的复建标准时,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城市现代化”这一观点。他甚至要求连住宅建材选择、采光、空间利用率,包括居民洗澡、如厕等细节都考虑进去。
40年后,唐山不仅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还为世界树立了“抗震型城市”的标杆。市区建筑物、城市生命线工程等均具备8度设防功能,成为这个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保护伞”。
唐山的崛起,不仅仅体现在城市面貌上,更体现在经济发展上。
么志义,唐山三友集团董事长,地震孤儿。他带领一个无名小厂发展成世界化工化纤行业的翘楚。从丰南县拖修厂工人、色织厂骨干、大型国企掌门人,么志义的身份多次转换。
么志义创造过很多奇迹:担任色织厂厂长时,上任当年就为企业创造了产值超千万元历史最高纪录;担任丰南县纺织工业局局长期间,他曾用46天拿下了在专家认为至少需两三年才能争取到的万吨涤纶长丝项目;他曾让国家“八五”重点工程2万吨粘胶纤维项目在自己的手中起死回生……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这座满是伤痕的城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震后的唐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七五”期间,唐山市经济发展速度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了全国发展速度。
1995年,唐山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90亿元,是地震前的7.4倍,跨入了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行列。
2005年,唐山市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居河北省第一位。2008年唐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60亿元。
2015年,唐山市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唐山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缩影。坚持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是唐山建设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从粗放发展到科学发展彰显理论自信:五大发展新理念让唐山更美好
历史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唐山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由于资源、区位、技术、人才上的优势,唐山发展成中国“钢城”。“一钢独大”的产业结构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的伤痛,成了“傻大黑粗”的重工业城市代表。
昔日的辉煌成为今日的负累,曾经的骄傲成为当下的短板。不转型没有出路,转型则面临“壮士断腕”之痛。唐山怎么办?
2010年,是唐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年7月,习近平同志到唐山视察,提出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这为唐山描绘了美好蓝图和宏伟目标。而党的十八大以来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使唐山努力方向更加明确。
唐山,厉兵秣马再出发!
“五大发展理念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弃‘黑’转‘绿’是唐山的必由之路!唐山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产业换挡升级。”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焦彦龙说。
去除过剩产能。截至2015年底,唐山市累计化解炼铁产能1087万吨,化解炼钢产能2357万吨,分别占河北省下达2017年底任务的38.8%和58.9%。
一面去产能“做减法”,一面增加优质增量“做加法”。邹祥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中车唐山公司职工。从震后仅两个月修复时速60公里的“抗震号”机车,到如今制造时速487公里的“中国第一速”动车,邹祥禄见证了唐山工业的跨越。
邹祥禄说,高速动车组已成为唐山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唐车掌握了世界一流的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
唐山还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个和7个百分点。
绿树成荫,万千花开。历时六个月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眼下正在唐山南湖公园举办。这里曾经是唐山的“工业伤疤”--130多年形成的采煤沉降区。大地震又加剧了沉降区塌陷,成了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滋生的“龙须沟”。
经过多年治理,如今已成了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央公园。南湖公园的华丽蜕变,是唐山向世界展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窗口。
唐山位于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
今年1月27日,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一列满载煤炭的列车,缓缓驶入曹妃甸港。这是蒙冀铁路去年底全线贯通后,曹妃甸迎来的首列内蒙古货运列车。
借力这条铁路,曹妃甸腹地扩展到蒙古国、俄罗斯乃至欧洲一些国家,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截至2015年,唐山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个港口实现通航,年货物吞吐量达4.9亿吨,排在全球第7位,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
而在13年前,曹妃甸还是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荒岛,如今变成210平方公里的产业重地。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曹妃甸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今年,曹妃甸将承接京津转移项目100个以上。
弹指一挥间,40年岁月里,唐山实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言。
今天,“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在唐山人民心中更加坚定。屹立在发展的潮头,唐山正在唱响转型升级、再创辉煌的时代强音。
从知恩回报到爱党爱国诠释文化自信:抗震精神与时俱进薪火相传
高楼林立,通衢如织,这是一座看得见的现代之城。然而,历经时光磨砺,耸立在唐山人民心中的,更有一座看不见的、历久弥新的精神之城。
比钢筋水泥更坚固的,是抗震精神的伟大力量!
震后第10天第一车煤产出,震后第14天发电厂并网发电,震后第20天造出了第一台机车,震后第28天炼出了第一炉钢……震后一年,工业生产全面恢复。
华北理工大学老教授王子平说,现在更多的人看到的往往是物质上的新唐山,而唐山人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在心理上、精神上、思想上的经验和贡献意义更加重大。
大地震摧毁了唐山有形的物质,却锻就了一个充满感恩情怀和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市民群体--新唐山人!
2008年汶川地震时,唐山医疗队和抗战救灾抢险队是第一支到达成都的外地医疗队和抢险队;唐山向灾区派出了第一支由心理专家和地震孤儿组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短短几天,唐山人为灾区献血8万毫升。迄今为止,国内民间个人最大数额捐款1.1亿元,出自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之手。
南方冰雪灾害,唐山十三位农民自发赴湘救灾,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都有他们的救援身影。在四川安县晓坝镇的地震废墟旁,参与救援的“燕赵十三义士”带头人宋志永面对党旗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宣誓的时候,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在灾难面前所凝聚成的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坚强力量,也形成了人类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孕育,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催化下形成。
如果说灾难无法避免,那么,英雄的唐山人民用40年的时间向世界宣告: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坚强意志和精神,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摧垮的。
如今在唐山,这种精神在薪火相传,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强大的正能量,并且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之情,融入爱岗敬业、真诚待人、无私奉献的具体行动中。
张东义给震亡的父亲烧过一封很长的信。作为最调皮的小儿子,他经常受到父亲严厉管教。在信中他告诉父亲,儿子已经成为中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的一名“金蓝领”,更带出了很多手艺精湛的好徒弟。“我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因为我的父亲希望我敬业上进。”张东义说。
互助互爱让这座城市充满温暖。孤寡老人宋玉宝和老伴说,自1995年开始,来照顾他们老两口的孩子们就没有间断过。唐山十七中的“雷锋班”历经20年坚持照顾孤寡老人,共有11届13个班成为“雷锋班”。“我无儿无女,却有好多个孙子孙女。”
据统计,唐山目前共有志愿者60余万人,其中注册志愿者45.8万余人。唐山,成为一座“留住雷锋的城市”。
40年来,抗震精神已经融入唐山人民的血液中,铸造进唐山这座城市的性格中,这是历史给予唐山的不灭印记,也是唐山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
正如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所言:“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虽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灾难已经远去,但抗震精神却愈久弥坚。(参与记者:李俊义、高博、任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