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讯(记者 袁育堃)跨越数万公里的行程,克服晕船“瘫痪”的状态,带着1.5吨器械,登上南极科考站最高点——昆仑站,入选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的“90后”大学生潘曜,经受住了极寒加高原缺氧的挑战,在队友们的互帮互助下,历经近半年时间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1992年出生的潘曜是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师从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科考专家窦银科教授后,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了更良好的储备。
“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加强锻炼体能,每天5公里跑。”潘曜说,为了适应南极恶劣环境,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2015年4月,经过一系列测试后,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他从60名预选人员中脱颖而出,于2015年11月7日参加了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入选南极考察“内陆昆仑站”队前往南极最高点“冰穹A”开展科研工作,成为太原理工大学第一个前往内陆执行任务的考察队员。
克服极端情况 成功抵达昆仑站
在潘曜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经历令他难忘。在距离南极还有一个星期路程的时候,船非常剧烈得晃动,潘曜的身体状态发生了变化。“身体躺在床上很难爬起来,不间断地体验螺旋式失重与超重,大部分时间都是‘瘫痪’状态,吃饭也成了一件非常困惑的事。”潘曜说,经历了晕船之后才算是真正成为了合格的科考队员。
2015年12月4日,他跟随全队终于抵达了中国南极中山站。12月15日,潘曜随内陆考察队从中山站附近的内陆出发基地启程,历时半个月,28名内陆队员驾驶8辆雪地车拖动16辆雪橇,运载近100吨的考察物资,长途跋涉近1300公里,期间经历了白化天、零下30度低温、暴风雪等恶劣天气和软雪带、“鬼见愁”、密集雪丘地带等特殊地形的考验,终于抵达昆仑站。
“前进路上我主要是担起全程冰雷达观测任务和冰雪表面精细化监测任务,在极昼、极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下,每天早晨6点要准时为雷达供电。”潘曜回忆,在队伍向昆仑站行进中他需要时刻关注雷达和冰雪监测仪工作情况,每晚抱着4块50斤的电池去发电舱为设备充电后再进行数据分析。在昆仑站期间,气候条件十分恶劣,除了温度低,气压也仅为正常气压的一半。
温暖相伴队友亲如一家
在南极洲内陆的55天里,潘曜最终把科研器械安置到从中山站到昆仑站1300公里的沿线一带。队员们齐心协力、排除困难,通过一个螺丝一个螺丝地装设备,一个洞一个洞地凿窟窿的详细考察,终于得到了冰盖200米下的第一手精准数据。太原理工大学极地检测技术研究室获取了丰富的南极科研数据:中国南极考察以来首次获取中山站至昆仑站全程的冰盖浅层结构分布数据;首次获取昆仑站、泰山站的典型冰盖区域10米深温度数据和其他重要气象参数;首次实现内陆出发基地冰川移动实时监测。
潘曜告诉记者,能够顺利完成科考任务,主要是团队的力量,作为队内年龄最小的一员,他也是备受队友们的照顾。“大家会经常组织和策划一些歌唱比赛,受到船员们这种乐观精神的感染,大家彼此关心,就像是一家人。”潘曜表示,虽一路艰辛,但队友们之间相互鼓励、温暖相伴,让彼此更加勇往向前,让世人见证了“中国力量”。
作为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最年轻的考察队员,回国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潘曜并没有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他立刻回到实验室,与导师整理分析这些从南极冰盖下传回的各项实时数据,研究南极过去4万年冰雪累积的变化过程。
日前,潘曜从南极回国后的第一个科研成果“中山站至昆仑站南极冰盖下200米内部结构”已进入收尾阶段。